从夏天到秋天,从湘江到黄浦江,出发地,来自同一个地方——株洲高新区。
延续夏季攻势的经验和成果,主动出击,这次,株洲高新区将目光瞄准了长三角地区。
早在8月初,秋季攻势先遣队先期赴长三角进行考察调研,并带来一份调研报告。对以上海为轴心的产业布局、企业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调研,有的放矢的去实现招引预期目标,以从容冷静的定力,交出有“势”又有“质”的有力答卷。
诸多产业匹配“同类项”
十里不同天,产业分布亦是如此。
从湘江到黄浦江,此次秋季攻势,株洲高新区把邀约发往长三角地区,为何要这么选?
此次先遣队8月1日至4日,8月17日至21日,分两批进行了先期考察。
经济活跃、思想开放,这是先遣队调研长三角地区后的第一感受。作为全国经济压仓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无论是产业发展高度、创新能力的强度、市场主体的活跃度,都呈现出及其蓬勃的态势。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60%,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8%……
近日,新华社公布的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数据里,不难发现,长三角的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诸多产业与株洲高新区的产业布局,有着诸多同类项。
有较好的产业匹配度,先遣队的调研报告,不约而同的提到这个问题。在先遣队通过商协会拜访、企业考察中了解到,长三角地区,在汽车制造、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硬质合金等方面,与株洲高新区有鲜明的共性。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作为株洲高新区诸多产业体系中最突出的板块,当前,株洲高新区拥有300多家核心部件、零部件、检验检测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涵盖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3大类别的产品能力,让株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星光熠熠。面向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十字方针发力,发挥产业协作配套的力量,让产业链都“大河有水小河满”。
两者之间的产业互补性非常强,再加上京沪高铁、京港澳高速等大动脉将株洲高新区与长三角紧密联系在一起。
拥有了产业匹配度和交通优势,如何发力长三角,株洲高新区仍有潜力可挖,如何通过招商秋季攻势,找到更优产业匹配度,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因地制宜,“一盘棋”全力布局
在新一轮的产业竞跑中,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招引,是布局第一环。招商秋季攻势如何实现预期目标?思路是第一关。
“放开手脚,以更开放多元的思维看待企业项目。”先遣队在通过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地后,在调研报告里得出这样的结论。
踩准趋势、有的放矢,才具备真正的一战之力。
此次,秋季攻势先遣队结合了株洲高新区的产业特点,收集了长三角三类500强企业、央企、上市企业等名单,重点对于株洲高新区产业匹配度较高的汽车制造、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硬质合金等产业项目及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产业布局情况进行分析,明确重点招引对象、目标方向和重点区域。
他们认为,对于长三角的经济活跃、思想开放这一特性,在围绕汽车制造、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硬质合金等产业进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工作之外,还可以依据长三角的发展特点,加大数字经济、总部经济、资本和基金的力度。
因地制宜,“一盘棋”全力布局。以苏州为核心的苏南地区产业项目招商,以上海为中心的资本招商,成为秋季攻势的招商重点。
为何要如此选择?以产业招商项目为例,在先遣队看来,苏南地区无论是在企业项目资源、产业匹配度、株洲高新区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企业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我们能有针对性的满足苏南企业在市场、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更能借助头部企业力量,加大项目招引成功率。”株洲高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鲁贤君介绍。
确定好主攻方向后,此次先遣队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感受——对于创新型企业、孵化成长性企业转移的可能性思考。
这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各取所需寻求互利共赢。队员们一致认为,株洲高新区所具备制造业发达、交通便利、创新能力强、市场活力足等诸多特点,带来了最大底气和最强信心,也期待着与企业有更加密切的交流合作。
(王娜)
一审:王梓槐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