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7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咪 通讯员 陈君 黄旭婷)“目前,易家山窑址已完成抢救性考古发掘,下一步将对出土的硬陶片和青瓷片进行室内整理修复。”今天,株洲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文国勋介绍,今年4月,醴陵窑管理所业务人员在对渌水流域进行窑址调查时,在醴陵市左权镇永兴村楠竹山附近发现易家山龙窑遗址。
研究人员经对比分析发现,窑址内出土陶瓷器的器型和纹饰,与湘东地区东汉中晚期砖室墓葬中常见的陶瓷器相同,初步判断易家山窑址年代为东汉中晚期。易家山窑址的发掘填补了湘东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的空白,更新了以往对醴陵制瓷历史的认识,即早在东汉时期,醴陵渌水流域就有成规模的产业化生产生活用瓷和硬陶器。窑炉形制为典型的斜坡龙窑,是目前湘东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龙窑,为研究湖南陶瓷产业发展历史和长江中游汉晋时期窑业技术提供了新资料。
目前,醴陵窑管理所业务人员在左权镇永兴村调查面积3.6平方公里,共发现17处窑业堆积,其中汉代窑业堆积10处、宋元3处、清代4处。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7月9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