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汉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内容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目标改革,其它五项内容都是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完成的。所以,本文也就只从新课程目标这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是有时代性的,是与时俱进的。
课程建设必须落实教育方针,达成教育目的。
课程及其课程目标随着教育方针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的教育方针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做了多次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版本。
1961年版: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5年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10年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见《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或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随着教育方针的改动,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
1949---1979,单纯注重知识传授,通常称为“传统教育”。
1979---1982,强调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1983---1989,强调把非智力因素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1990---现在,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深化。
所以,我国的课程标准从1982年以来,也经历了三次改革:
1982年提出: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01年提出: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
2015年提出:培养核心素养(一个中心、三大领域、六个要素、十八项指标)。
新课改是从2001年开始的,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深化。所以提出“核心素养”不是否定“三维目标”,而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和整合。“核心素养”比“三维目标”要高一层次,统领着“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但不能代替“三维目标”。(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个人是指“完整的人”、“全面的人”。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这三个因素在实际情境中相互作用、解决问题形成“核心素养”。
教育的本源是“以人为本”,使之能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因此,“三维目标”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形成“核心素养”的途径。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以人为本。教学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也是参与者。(学生观)
2.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注意到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观)
3.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和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终身发展。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陪伴者和促进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编写者,是教学的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必须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教师观)
4.以学评教。即评定教学的优劣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互动状态、思维状态、活动状态和知识生成状态等。(评价观)
二、解读三维目标
当今世界,教育资源共享、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了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不可能再是单一的“双基”目标,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全面考量的标准。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替代了“教学大纲”,用“三维目标”替代了“双基”目标。
三维目标的内容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
我们备课、上课,首先就要确定好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就是你通过这次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哪些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使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热爱本学科,主动地去掌握和运用本次课的知识与技能。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是指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简单的说就是要学会的东西。也叫结果性维度。
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它是过程中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会学。也叫程序性维度。
情感价值观:这是指学生对过程或结果体验后的情感倾向和内心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体验,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也就是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叫体验性维度。
综合起来,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
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维度(要学会的东西)---教学生学会
过程与方法---程序性维度(使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学
情感价值观---体验性维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乐学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种辩证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机地合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核心素养的内涵
前面已提到,教育的本源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产品”是“完整的、全面的人”。具备这个概念的人必须具备适应生存、适应社会竞争、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手段、情感与态度、智力与思维力以外,还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个性品质、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人不仅要能实现自我价值,关键是还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洞观“三维目标”,它在“育人”这个终极目标上明显存在缺陷,它缺少了人的品格方面的内容。就算提到了情感价值观,由于缺乏详细的考量指标而显得空乏,很容易被虚化。显然,“三维目标”不能落实教育方针,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三维目标”还只是育人的途径和基础,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深化。因此,在2015年又进一步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的课程目标。接着又推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完善了“核心素养”具体内涵。这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简称。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个表述,与我们以前提出重视智力发展、关注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观点是有联系的。但这里加上了“关键”和“必备”这样的修饰词,就是告诉我们,它不是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部内容。有“核心素养”也有“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六个要素。
这六个要素分别是:人文底蕴、学科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这六个要素又整合成三大领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见图)
因此,这里“全面发展的人”不是指“各种技能、各种才干都有的人”,而是指这六个要素都具备的人。
这样,我们的课程建设(开什么课)、教材编写(学习内容)、教学设计(备课)、教学实施(上课)、班主任工作(德育)就有纲可依了,都要体现这六个要素的全部或部分。
这六个要素又有具体的十八个指标来体现。这样,就构成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简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见图)
教育目标是通过德育和智育共同来完成的。智育是各个学科的教学综合。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书要育人。我们的德育和智育都必须完成这个指标体系框架内的任务,达到教育目标。
这样,就还要提出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学科核心素养。各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内化构建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日常教学和自我积累所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体(内化的产物或感悟)。表现出来(外化存在)的是从科学和学科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也即: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情境中的综合作用。(见图)
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
1.语言构建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
1.数学抽象 2.逻辑推理 3.数学建模 4.数学运算 5.直观想象 6.数据分析
这六点又构成三个维度:理解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真理的严谨性和精确性(真);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善);能够欣赏数学科学的智慧之美,热爱数学(美)。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与应用 2.科学思维与创新 3.实验探究与交流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2.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3.证据推理和模型建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5.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 2.理性思维 3.科学探索 4、社会责任
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我就不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可见,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语言构建、推理能力、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素养是相同的。而同是理科,在数据建模、实验探究、思维创新等方面又是极其一致的。
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所以教师的知识构成既要专又要博。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人”,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全面的人”。
我们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体现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来培养这些学科核心素养。
我们的学科教学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和学科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的,不能是为学科(知识或干脆就是分数)而教。不能把教学局限于学科本位中,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而是要更多的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与提升。学科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具有丰厚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
四、“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1.“三维目标”是途径,“核心素养”是目标
“三维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通过达成“三维目标”而进一步形成“核心素养。”“三维目标”是为“核心素养”服务的,是“核心素养”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的人”。使教育从知识的层面回到了人的层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方针落实到位的标志。
2.“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和超越
“核心素养” 是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习得的产物。学习者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核心素养”发挥着关键作用,“三维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注意这两个词)。达成了“三维目标”使培养“全面的人”成为了可能,而不是必然。而形成了“核心素养”就使培养“全面的人”成为必然。
3.“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具体化
“三维目标”是空泛的,没有具体的指标来落实和考量。“核心素养”是必须的、具体的、建立了完整的指标体系。
4.“三维目标”倾向于内化,“核心素养”则倾向于内在。
“三维目标”使教学内容内心消化,不一定有永久性,也不一定能外化成能力(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可能造就“高分低能”的人。
“核心素养”是教学内容的内心存在,具有完整性、具体性、永久性,能够外化出来在社会实际中解决问题(比如写作)。培养的是学能致用的人。
可以这样说:“三维目标”就如人把食物吃进去再消化、去其糟粕、吸收营养。而“核心素养”就如人不仅把食物吃进去再消化、去其糟粕、吸收营养,而是进一步转化成抵抗力、免疫力、产生力量、形成气魄等。
所以,“核心素养”又可以表述为: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适应社会发展和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表现。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通常被表述为:传承、发展、超越的过程,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是递进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后者否定前者的关系。说今天,一定要联系到昨天,不能分割历史,不能不顾时代的局限性。
五、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校教育带来的改变
1.育人导向回到以人为本的道路,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和价值观,培养全面的人,深化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2.用“发展观”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围绕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来开展工作、举行活动。课堂教学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主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的转换。
3.树立“学生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更加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实践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参与程度。
4.更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对学习的作用,关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5.构建新的课后作业体系,作业不能是单纯的做题。课后作业的形式及总量应该有较大变化。比如:课外阅读、学习资源的利用、查找和收集学习资料、设计活动方案,探究未知事物,解决具体问题等等。
6.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终身学习,开展对教师的培训活动。
7.教学评价应该重新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重视以学生的学为主来评价课堂教学。
8.课程建设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校本教材。
9.教学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10.教育教学要更加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校教育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程改革;通过社会实践;通过教育评价。学校要更新办学理念,紧跟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开发校本教材,认真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新时代赋予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要完成这三大任务,首先就要有一支高素质、高品位、知识结构好、创新意识强的管理班子和教师队伍。
(臻德大讲堂发言稿)
一审:王梓槐 二审:廖义刚 三审: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