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荷塘区的王女士这几天特别烦心,四岁宝贝女儿欢欢右侧面部又肿了起来,张嘴吃东西都很困难,让王女士心疼不已。
其实这已经不是欢欢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据王女士回忆,欢欢牙刚出齐时就被发现在她的牙齿周边长有黑色痂,刷牙都不能去清除,牙缝隙大,吃肉类特别容易被卡到牙缝隙,稍大一点绿色蔬菜叶不能好好的咀嚼,欢欢吃饭也成了王女士头痛的事。前不久,右侧面部就曾红肿过,经诊所治疗后好转,这不又复发了,王女士立即带着欢欢来到了株洲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
株洲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马壮介绍,大多数家长有个误区,认为孩子需要换牙,即便现在有问题,换了牙这些问题都会自然解决了。殊不知,乳牙患病对孩子的健康危害不浅。首先,牙齿的结构被破坏,影响孩子的咀嚼和进食,可能有碍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其次,严重的病齿还会影响相应恒牙的发育和萌出,以致恒牙发育缺陷或萌出异常。定期的口腔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每隔半年至一年定期限检查一次,通过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还有助于监测宝宝的牙齿发育状况。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马壮主任说,除了对孩子口腔问题存在误区外,对家长自己的口腔问题也存在误区,如洗牙会洗掉牙釉质呀,洗牙会让牙间隙变大等等,马壮主任一一做出了解答。
误区一:洗牙会洗掉牙釉质
许多人认为洗牙会把牙表面的釉质破坏,对牙齿造成伤害,所以不愿定期洁牙。其实现在洁牙用的是超声波机,它的原理是超声振动,不是磨除,对牙齿不会造成伤害。
误区二:洗牙会让牙间隙变大
对于一个牙周病的患者而言,在治疗前是看不到牙缝的,因为肿胀的牙龈和牙结石已把牙缝给塞满了。洗牙后,当牙结石去除,牙龈肿胀随着会消失。这时,已存在的牙缝会自然而然的暴露出来。很多人误认为是洗牙让牙缝变大,事实上,牙缝变大不是由洗牙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造成的。
误区三:能不拔牙坚决不拔
许多年青人会遇到同一种烦恼:我的尽根牙为何总是发炎呢?尽根牙,临床上称为阻生牙。牙阻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为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牙。由于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牙龈覆盖,在牙龈与牙冠之间形成细菌繁殖区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力增强时就会引起发炎。仍坚持保留牙齿是不利于牙周口腔健康的,尽早拔牙反而有利于口腔健康的恢复。
误区四:拔牙会使邻牙松动或者拔阻生牙很伤身体
一般临床上医生将首先控制炎症,等炎症消退后再拔除阻生牙。但有些人不愿拔牙,认为一拔牙会使邻牙松动或者拔阻生牙很伤身体,这也是误区。有些阻生牙是倾斜生长的,与邻牙之间有间隙,往往很容易有食物残渣嵌塞,刷牙不容易刷干净,时间一长导致邻牙龋坏,进而造成邻牙的松动,由此可知,如果不拔掉,牙反而会松动。
误区五:孕产妇不能刷牙
孕妇如有口腔炎症,炎症物质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孕妇早晚和三餐之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孕期口腔卫生,既洁齿护牙,又保护胎儿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成好习惯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决定您的牙齿甚至身体的未来,那什么样的习惯是能让口腔健康起来呢?
1、饭后温水(36℃左右)漱口,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之后,不要再进食。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间隙刷。对于6个月~1岁半的小儿,乳牙开始萌出,每次进食完毕都应擦拭牙面污物。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长带着刷牙(2岁过会漱口时即可使用儿童牙膏),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采取防龋措施,氟可以预防虫牙。但儿童时期要防止氟素过多,否则不仅会妨碍牙齿的发育,甚至还会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成人可经常饮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儿不宜自行使用,以免吞下过多的氟)。
3、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量,同时饮食要讲究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儿童还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也不要让幼儿含着奶头或糖果睡觉,少吃粘性甜食,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4、少抽烟甚至不抽烟。抽烟可以刺激牙龈,同时也是造成口腔粘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5、避免牙齿承受过重的压力,尽量不用牙齿咬食过硬的食物。
6、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平时要注意经常自我检查口腔,定期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
马壮主任提醒,牙周疾病一个病种就会影响到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发生。牙病绝不可小视,必须及时就医,以拆除健康“炸弹”。
2016年9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口腔虽小,关乎全身,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甚至还会影响心、脑、肺等脏器的功能,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