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人爱吃,城市大街小巷的餐馆里,食客盈门。株洲人会吃,从本地特色小吃,到国内外美食,搜寻的过程成了人们生活的乐趣。
这种爱吃、会吃的精神,造就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美食商圈,也成为了株洲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本地美食商圈的前世今生
株洲的美食商圈文化源远流长。
据株洲市志记载:“民国时期,在老街、建宁街、港口巷、徐家桥一带,饮食店铺、摊担汇聚其中……”当时的美食也十分讲究,既有像溜鲤脊肉丝、粉蒸肉类这样的堂菜,也有海参、鱼肚、鱼翅等酒席菜品。
也是从那时起,株洲的美食被贴上了特色标签。当时,民间有彦语:“吃馄饨老罗、吃米粉王一驼、吃米豆腐沈和,蝴蝶酥大老何……”
67岁的市民张卫国回忆,到1979年之后,美食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种繁多,有小笼包、油条、葱油饼、甜酒、凉粉、臭豆腐、唆螺、炒粉、卤味等,尤其是在中心广场、火车站、徐家桥、红旗广场等闹市街头,美食商圈雏形已现。”
从清晨到夜晚,各商圈你方唱罢我登场
后来的几十年里,株洲人把这种“好吃”的精神发扬光大。遍布街头巷尾的餐饮店不断壮大,成就了如今一个个繁华的美食商圈:
每天清晨,老街“钟鼓岭”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小贩的吆喝声中醒来。在这条不足400米长的狭窄街道上,米粉、馄饨、剁饼、豆花……人们总能找到自己钟爱的本地小吃。它的旁边,王府井负一楼的美食广场也做好了开门营业的准备,等待人群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与王府井对角相望的大汉·悦中心,被株洲人亲切地称为“希尔顿”。这位“美食新贵”走的是国际化路线——美式快餐、日本料理、泰国佳肴,应有尽有。当然,这里还可以找到国内的各地风味美食,蜀都蓉城、宽门窄巷、蛙来哒……每到饭点,这里的每一家餐厅都人满为患。
入夜,各色宵夜餐馆陆续营业。在最热闹的贺嘉土和河西风光带上,路人稍作停留,便会有店家招手示意,邀其店内一坐。在这里,口味虾、口味蛇、烧烤……各色口味菜品相当受欢迎。
共荣共生中,衍生成了“家的味道”
如今,餐饮已不再只为简单地“吃饭”。许多商家将其作为聚集人气、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在神农太阳城、平和堂、天虹商场、华润万家等商场内,各色餐厅食客盈门。当电商对实体百货造成冲击之时,许多冲着餐厅而来的市民在吃完饭后,会顺便在商场里逛逛街、消消食。
“初步估算,餐饮带动近两成的商场销售。”平和堂相关负责人称,现在,商场与餐饮共荣共生,这也是商场周边容易形成美食商圈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许多人心中,附带着地理标签的美食商圈,已衍变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长期在外地工作的株洲人宋敏说,每次回来,他一定会找时间去徐家桥步行街上吃个宵夜。明亮的路灯下,老板举着锅铲熟稔地炒菜,油烟从锅里升腾而起,来来往往的车辆从他身边经过……这是宋敏脑海中对于故乡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每当思念家乡时,这个画面就会浮现脑中。”他想,这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