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谢玉娟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就在乡村学校扎下了根。27年的深耕细作,她培养出一届届个性张扬、出类拔萃的学生。
好的教学,讲究生动活泼
长期奋战在小学教育一线,谢玉娟说:“我的学生始终姓‘小’,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在‘趣’字上做文章。”
小学生的写作贵在真实、新鲜。谢玉娟对同学们说,只要有心,抓一回蝌蚪就能成就一篇好文章;一场农忙就能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一次失败就能尝到黯然神伤的感觉……在山乡村野,在广阔的世界里,谢玉娟领着孩子们捕捉着语文和生活的意趣。
孩子们的心灵自由了,笔下的语言就显得格外灵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她自费1500元整理编印两册学生文集《真意》。
课外阅读是农村学生发展的大瓶颈,有着这样的情况:老师布置看课外书,学生永远翻开第一页。老师盯着,他们装;老师转身,他们挤眉弄眼。这就别谈达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了。
谢玉娟很忧虑,但她很快想办法打开了这个瓶颈。
她带头捐书、倡导共享,开展 “师生共读”“我和书店有个约会”“班级读书会”“阅读打卡”“阅读有奖”一系列活动,作《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讲座,掀起学校的读书热潮。
多年的打磨,谢玉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上课充满激情,敢于放手又善于鼓励学生,能准确把握教育孩子的最佳契机。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很轻松,思维活跃,热情高涨,个性张扬。谢玉娟每个学期都要上公开课,屡次代表学校参加教学比赛,多次获奖,如县一等奖、县最佳课奖、“一师一优”市级优课、湖南省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三等奖,所写论文《于寻常处觅滋味》在《新课堂》发表,并被知网收录。指导学生参加写作、演讲、朗诵、科技创新等竞赛多次获得省市县级奖。
好的师者,一定带着温度
在教育扶贫活动中,谢玉娟重点负责张同学。9岁的张同学有个特殊的家庭,父亲多次被强制戒毒,哥哥辍学,父母离异后母亲就再没管过他,家里一贫如洗,仅靠奶奶在小作坊做鞭炮贴补家用。谢玉娟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找到自信;为他讲解数学,实现薄弱学科的突破。谢玉娟多次和村委会沟通,帮张同学奶奶在家门口找了一份垃圾处理厂的工作,这样便于奶奶照顾家庭。疫情期间,谢玉娟为张同学准备了50个口罩,指导他规范洗手、消毒,其细致如同母亲。
张同学不够自信,与人交往畏手畏脚,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校里还有众多这样的孩子。针对这一情况,谢玉娟策划了少年励志会,给全校的建档立卡学生作“扶贫从扶志开始”的励志演讲,组织他们观看视频《疯妈傻爸破落家,一朵美丽倔强花》,通过这样入心的活动,使孩子们变得乐观和自强。
2019年暑期起,谢玉娟建起“积跬步、致千里”的微信群,连续3个假期义务带领全班学生阅读、背诗、练字、朗诵。她在群里每天收发作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寒来暑往221天,一天不落。同年寒假,“我在诗中把年过!”打卡活动继续,适逢新冠肺炎大爆发,这项举措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坚持的快乐,还意外地帮助孩子们安心平稳地度过了疫情高危期。家长们都说,多亏了谢老师,疫情下的105天,孩子们有诗相伴,减轻了家长的管理压力。
师者,模范也。谢玉娟自己在“我们背诗吧”群里坚持背诗1038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化传承,先后在县妇联主办的“稻花香”读书会和联星居委会“书香沁家庭 悦读促成长”亲子共读活动中做志愿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2020年疫情突发,谢玉娟通过攸县慈善会援资1000元,成为攸县教育系统第一位抗疫捐助者。
好的管理,赢在珍惜生命
谢玉娟是多年的班主任,她说,当班主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里边不仅有为人师、为人母般的酸甜苦辣,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当老师注定要和孩子打交道,一招一式、有形无形的本事要有,但更重要的是要基于爱,悟到了这一点,你再回头去看学生,心里就会自然产生爱的柔情。
刚接手147班的时候,只要在班上问起徐晨皓,全班同学便异口同声甚至愤愤不平地说,徐晨皓是个“傻子”。
谢老师不允许班上再出现这种声音,并告诉同学们要学会接纳与包容。
徐晨皓从早到晚是苦巴着脸的,大人一问话就满脸惊恐,不回话也不吭声,显然,他在学校过得很压抑。
谢玉娟搂着他的肩和他散步,坐在草地上,轻柔地跟他说话。徐晨皓后来说,他觉得谢老师特别温柔,感觉很安全。慢慢地徐晨皓就像起了化学反应,课堂上,他的眼神和表情渐渐有了积极的回应。
徐晨皓开始说话、与人交流,徐晨皓开始写字了,徐晨皓能背下所有要背诵的课文,谢玉娟和同学会欢呼他的些许进步。短短两年徐晨皓从交白卷到动笔,到下笔作文,从寡言少语到神采飞扬,这个活泼的小男孩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做班主任还要有智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些节目做得好,谢玉娟经常播放给学生看。针对班里出现的一些现象苗头,利用网络资源,巧妙地打开学生心结,让他们明辨是非。
因此,谢玉娟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家长满意,她多次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德育论坛上发言,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2019年她的德育论文《提高德育实效,助推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辅导员》上,主题班会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获全国二等奖。2011年谢玉娟主持湖南省“十二五”课题《双主互动快乐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着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产生信心、体验成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开展好课题研究,她带着课题组的老师下足了功夫:每周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每月一次“教师论坛”、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动员大会、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学习小组长、课堂信息反馈、评定展示明星、探究博士、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开展问卷调查……因为组织得法,措施到位,学生学习热情勃发,全面发展的势头喜人,课题效果显著。攸县电视台、《科技新报》进行了相关报道。该课题实验的结果是,每年都有几名课改班级的学生考入攸县一中创新班,或进入985大学,2019年王佳乐同学考入了清华大学。课题结题后,其研究成果在2018年株洲市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获奖。
谢玉娟很幸福,她说教育让她成长和深刻。在教育这条路上,她将用心用智、耕耘不息。
(彭新富)
一审:王梓槐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