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咪 通讯员 郑奕
“这个暑假不用沉于‘题海’了!”8月5日,株洲市芦淞区立人学校学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制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动力少年”为主题的暑假德育作业超市,设置“小帮手”“运动员”“安全小卫士”“爱国者”等8种不同身份,不但有趣,还特别有成就感。
精品社团开起来
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开设体育轮滑、游泳、校园篮球、竞技街舞啦啦操等100多个精品社团,极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长郡云龙实验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供丰富多彩的“五育并举”课后服务,每周固定进行两天作业辅导、答疑,三天开展兴趣社团活动。
株洲市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实践,精心设计“1+X”课后服务项目。各学校根据自身地域资源、传统优势和师资力量等,开设特色校本课程,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学校主导、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
根据家长的特殊情况,株洲市还建立课后服务和荣誉评选相结合的教师激励机制,探索“弹性上下班制”。深入推进教师编制管理专项整治,建立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在区域范围内跨校统筹调配教师。
为确保学生安全,株洲还建立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机制,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制度,做到安全管理有制度、教职员工全参与。分批设定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无缝对接”。
让孩子“动”起来
石峰区北星小学开设30多个社团,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特聘教师共同担任辅导员。其中,国韵美术社团、合唱社团是学校传统特色社团。
今年,株洲市积极构建课后服务德智体美劳5大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内培外引”,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在全省率先出台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准入标准,规范合作流程,加强服务监管。
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株洲市二中青龙湾小学投资方为学校配套建设12亩专属农场,这些资源成为学校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近自然,学习劳动技能,感受劳动乐趣,培养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情感。
去年6月,株洲市被定为全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株洲课后服务经验获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报推介。今年5月,以“双减”为主题的民进中央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在株洲举行。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8月6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