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鹏
3月3日9时许,株洲芦淞服饰市场群经营户宋健推着手推车去发货,此时的快递点门口已排起长队。市场群及周边各条通道,停满了物流公司的货车、快递公司的小三轮,一路上人头攒动。
100多米的路程,宋健走了近10分钟。但他打心眼里高兴:“喇叭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印证着株洲服饰产业复苏的潜力和活力。”
供需两旺满血复活
3月3日,记者走进株洲芦淞服饰市场群,音乐声、胶带打包的“嘶嘶”声,不绝于耳。电梯、步梯、走道上,扫货的顾客络绎不绝。
华丽市场二楼的门店,经营者苏莉和店员将牛仔裤挂板、上货,下单、发货、算账……一刻也停不下。短短1个小时,她已为6批顾客完成采购和发货服务。
“原以为市场会慢慢热,没想到复苏得这么快,或许过去3年大家真的‘憋’坏了。”苏莉笑着说,春节假期一结束便迎来“开门红”,日均营业额创下近3年来新高。
满血复活,迅速热闹起来的市场,提振了服装从业者的信心。
“消费市场快速复苏,激发了整个产业的干劲。我们比其他市场提前3天开市,所有商铺全部开门。”株洲意法时尚中心法人代表徐晓菊说,大家热情高涨,铆足了劲儿要抓住旺季的销售窗口。
画图设计、开工生产、打包发售。忙碌,不仅出现在服装批发市场,也体现在株洲各个服装生产企业、直播基地。
作为株洲原创服饰品牌的标杆——素白服饰,主打产品为国风女装,创始人马乖是唯一的设计师与出镜主播,产品依托网络直播销售。现在,公司规模已发展到300余人,年产值过亿元。
“设计、组织生产、直播……我现在只恨不能分身。”马乖告诉记者,春节后服装一度供不应求,有些款式供货要排两个月。
这个春天,株洲服饰产业迎来了“春天”。2月28日,2023湖南服饰博览会暨芦淞服饰节开幕,15亿元的服饰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株洲。
目前,株洲市服饰(纺织)产业链在产项目11个,总投资10亿元;在建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10.2亿元,已完成投资4.3亿元。
(2月28日,模特身着株洲多个知名服饰品牌走秀。当天,2023湖南服饰博览会暨芦淞服饰节在株洲市芦淞区开幕。此次博览会以“聚焦原创 赋能品牌”为主题,展示服饰产业新制造、新产品、新材料、新趋势、新模式,将持续至3月8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凌春舜 摄影报道)
智能制造脱胎换骨
“时隔2年,重返株洲服饰市场,我亲眼见到株洲服饰产业复苏的活力。”参加2023湖南服饰博览会暨芦淞服饰节开幕式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马不停蹄考察芦淞服饰市场群、株洲意法时尚中心等地,感受株洲服饰消费市场的浓浓暖意。
“我十分看好2023年的服饰产业复苏。”夏令敏认为,消费升级,对服饰产业来说是个大好机遇。
如何捕捉机遇?
记者走访株洲各大服饰生产企业发现,受电商兴起、订单多元、招工难等因素影响,株洲服装生产企业开始向新技术、新应用谋求增长空间,不断推陈出新。
说到创新,在株洲服饰生产企业,“数字与时尚”的碰撞是绕不开的话题。
欧微时尚集团智能生产车间,现代化的服装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熟练地熨烫、缝制、拆线,生产热火朝天。
“智能工厂一楼有一个1500平方米的智慧仓储间,这也是省内首家服饰5G物流无人仓。”欧微时尚集团创始人李玉龙介绍,无人仓储依托5G工业互联网,系统AI基于生产现场实时数据进行精准排产,将生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智能化改造为欧微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自动裁床让生产效率提高30%左右,智能吊挂系统让使用空间节省20%,5G无人仓每天可出库超过10万件服饰。
春节过后,醴陵市船湾镇大大小小的标志服生产企业赶订单的机器声就没停过。
走进亚西欧服饰,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流水生产线上,全自动电脑裁床、全自动充绒机、自动上袖机、自动缝制设备等400余台设备沙沙作响。
“企业去年8月完成生产线改造,是醴陵首家通过现代化标准厂房验收合格的单位。”亚西欧服饰法人代表易建斌说,目前车间的自动化程度接近60%,年产值从7000万元提升至9000万元,出货量年均增长20%。
除了亚西欧服饰,船湾镇34家规模以上服饰企业也都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国盛服饰在已有德国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日本重机自动开袋机,生产车间达到70%的自动化率,生产效率提升50%,产值大大提高。
自主品牌星光璀璨
2月28日,2023湖南服饰博览会暨芦淞服饰节开幕式上,上演极具地域特色的服饰“株洲秀”,欧微、素白、木朵爸爸、魔美名作等株洲知名服饰品牌纷纷亮相,展现“株洲制造”的实力和“株洲设计”的魅力。
时隔2年,株洲精心筹划这一行业大展重启。作为服饰行业翘首以盼的国际化专业盛会,湖南服博会将对进一步打响株洲服饰产业品牌,擦亮产业新名片,宣传株洲城市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品牌高质量发展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株洲已有4.2万余家服饰市场主体,从业人员23.5万人,是该市继轨道交通后第二个过千亿的产业集群。拥有庞大产业基础的株洲服饰行业,要实现持续“出圈”,必定要基于一大批知名品牌的成长与发展。
记者在株洲服饰企业走访时发现,只有一个区域形成了数个知名品牌,这个区域才会拥有培育品牌的生态环境,才能形成区域品牌。这已成为株洲服饰从业人员的共识。
随着人们积蓄3年的消费意愿集中释放,株洲亮出了一系列恢复和提振服饰产业的新举措:持续完善品牌培育和推广体系;品牌价值向服饰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成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力量。
政策及时跟进,株洲服饰产业底气更足。
“为了加快品牌建设,株洲出台政策,在中部地区率先构建集研发设计、面辅料、生产加工、商贸展示、仓储物流、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服饰产业链。”株洲服饰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研发设计环节主要布局在芦淞区,依托意法时尚中心、锦艺服饰城和株洲设计师协会,集聚创意设计人才。
落户芦淞区的株洲意法时尚中心2022年底顺利开业。该中心引进杭州、广州、深圳等地知名品牌入驻,持续整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会展服务等产业链要素资源,协同芦淞市场群以及国内外友好市场、优质商户,促进服装产业链闭环发展。
从“野蛮生长”到“品牌化”,魔美名作时尚产业园、欧微服饰全国总部基地、株洲意法时尚中心……株洲服饰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是该市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产业发展思路,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弹奏出的服饰产业奋进的宏伟乐章。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3月4日07版)
一审:王梓槐 二审:廖义刚 三审: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