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36年后再来谢恩人
发布时间:2024-03-07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李永亮 通讯员 王军 彭亮霞  编辑:李强

  娄底人王安良客死他乡,5位攸县村民设法护送其魂归故里。36年后,死者孙子“网络寻亲”——

  36年后再来谢恩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王军 彭亮霞

  3月5日,三湘都市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刘全生等5位村民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36年前,独自在攸县谋生的娄底人王安良突发疾病去世。当地村民刘全生等5人为了让王安良入土为安,筹资租赁拖拉机护送其魂归故里。

  近日,王安良的后人专程赶到攸县“寻亲”,表达感谢。一段尘封多年的感人故事由此被更多人知晓。

  突发疾病,客死他乡

  尽管已81岁高龄,刘全生还清楚记得36年前的事。

  上世纪60年代,王安良从老家双峰县马鞍乡(现马鞍镇)来到攸县黄丰桥镇坪丰村,靠着祖传的造纸手艺,在当地生产队的造纸小作坊安了身。

  后来,造纸小作坊关停,王安良进山支起木棚为家,靠着挖草药、砍柴烧炭维持生计。

  一来二往,刘全生与王安良熟络起来,跟着他学挖草药,还拜了师。

  1988年7月3日傍晚,村民聚集在刘全生家晒谷坪闲聊,王安良赶来,为大家讲小说《侠骨丹心》选段,讲到高潮时,手脚突然无法动弹。“他嘱咐我端一碗水、点一炷香,准备用土方法祛邪气。”刘全生说,他还没来得及准备,王安良就从凳子上滚落下来,身体僵硬。

  等到医生赶到时,王安良已停止呼吸。当地派出所民警调查后,出具“突发疾病死亡”证明。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如何妥善处理王安良的遗体,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

  专程护送,魂归故里

  “逝者为大,谁都想要落叶归根。”时年45岁的刘全生,熟知当地风俗,他找来村里一群后生商量,筹划送王安良“回家”。

  因为担心不吉利,这事没人愿干。另外,送遗体返乡,找交通工具是难事。坪丰村山连着山,不通公路、没有班车,大伙用得最多的,是运送柴火和粮食的独轮人力车。

  “我们最初的预算是300元,后来又加到600元,终于请到邻村一个开手扶拖拉机的师傅。”刘全生告诉记者,600元当时相当于山里人一年收入,“村民用一堆毛票才把路费凑齐。”

  路途陌生又遥远,山里人很少出门,谁来承担沿途护送任务?

  受过王安良恩惠的杨富生第一个响应。杨富生的家人曾被毒蛇咬伤,王安良用土方子帮忙治好。

  正值壮年的彭新初、卿中华和钟英雄等村民也自告奋勇。

  次日一早,在村里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后,大家将棺木盖好,抬上空间不大的手扶拖拉机。找来麻绳和稻草秸秆,将棺木捆牢。

  “一车一棺一支护送队”上路。

  拖拉机座位少,5人轮流坐在棺木顶上。经过株洲城区和双峰县县城时,手扶拖拉机被交警拦下,好在说明情况后被允许继续前行。

  “都是自备水壶,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搁,实在困了就停在马路边靠着大树打个盹。”手扶拖拉机一路颠簸,第二天天黑前赶到王安良老家。

  “王安良,回家啦!”家里人提前做好准备,离开家乡20多年的王安良终于回到故土。

  直到王安良入土为安后,刘全生一行人才返回攸县。

  网络“寻亲”,传承爱心

  那一年,王安良的孙子王浩才10岁,5位好人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长大后的王浩在广州开店,事业小成,总想着能与当年的好人再见上一面。

  “当时没有记全对方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地名也记不全了。”2023年12月,王浩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到攸县一名志愿者。在志愿者和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联系上刘全生等人。

  “是他,我记得他高高的鼻梁和温暖的笑容。”当志愿者将刘全生的照片发给远在广州的王浩,他一眼就认出了刘全生。

  2月22日,攸县下起鹅毛大雪,王浩驱车载着父亲王吕初和家人,开了5个小时赶到攸县黄丰桥镇。

  “36年了,一直没有忘记、也不敢忘记,一定要当面说一声谢谢!”王浩紧紧握住每位恩人的手,听众人讲述爷爷在坪丰村治病救人、乐善好施的往事。

  临别时,王浩请来5位恩人,拍下一张“全家福”。“这份恩情值得我们一家铭记。我会传承好这份爱,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他说。


一审:王梓槐 二审:廖义刚 三审:罗毅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