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一个大学教授的返乡笔记]山脚雷家:百年老村换新颜
发布时间:2017-02-27   来源: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记者:雷久相  编辑:尹叶星

2015年,王磊光等一批博士生相继发表“返乡笔记”并爆红网络,他们大多聚焦当今农村的凋敝、沦陷与绝望。作为同样出身农村的大学教授,我不完全赞同他们的看法,感觉“博士返乡笔记”和我的返乡所见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个人认为,当今农村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绝对不是一副“凋敝、沦陷与绝望”的图像,因为近年来农村确实在不断地好起来,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态。对于当今农村,我们需要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既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更要以一种“向前看”的态度去探寻“良方”。因此,我也试着写写我的返乡观感。

 

我老家所在的山脚雷家位于湖南东安县的最北端,距东安县花桥镇5公里、邵阳县五峰铺镇10公里,省道S217从2公里外的唐家巷通过,背靠越城岭余脉的云霞山,行政上隶属于东安县南桥镇新竹村。山脚雷家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整个院子有2个组(队)八十多户三百来人,除几户外姓外,全部姓雷。因为回老家探亲、扫墓,我每年春节、清明都会在山脚雷家呆一两天,大致经历和见证了村民们自力更生奔小康的历程。特别是今年春节的老家之行,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百年老村美丽蝶变!

1、新容颜

今年腊月二十九日下午,我自驾回到村里。车到村前禾场坪,就发现这里今年是特别干净、整洁,电杆上还贴着“严禁乱倒垃圾,请爱护公共卫生”的宣传标语。这是几个在广东务工回家过年的年轻人自发组织打扫的。

近年来,山脚雷家已经越来越有点新农村的模样了。水泥路、自来水早通了。有线电视、宽带也有了。摩托车几乎家家有,小车也有十几台了,最好的车是雷克萨斯。去年安装了路灯,添置了健身设施;今年又建好了篮球场。村前禾场坪硬化后成为村子的活动中心,村民们常在此休闲、聊天、锻炼、跳广场舞。2015年村里重立家台(神龛),修缮大槽门、厅堂屋、正堂屋的楹联,村民自发自愿捐款。

村里的新房越来越多越建越好,村中老屋新房交错共存别有风味。弟弟家新房的建筑风格近似城里小洋楼,还将“和”字镶嵌墙上作为镇宅之宝。这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真的已迈进新时代!

每天大早,各种零售车及吆喝就打破了这湘西南小山村的美丽宁静。卖早点,卖水果,卖豆腐,卖肉卖鱼,都是农用车改装的售货车,每天清晨村口都有喧闹的早市。猪吃叫,鱼吃跳,豆腐冒热气,青菜有露珠,村民们每天都过着这种新鲜滋润的日子……

2、新风尚 

尽管外出打工的村民很多,村子平时里略显冷清,但村子的魂魄和乡土文明还在。2016年春节,从我听到的众多故事中,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新农村建设的节奏。

村里成立了红白喜事委员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办酒超过5桌需要交费,租用公屋的每次交50元,事后必须搞好卫生,在自家办的交20元。八十以上的寿星摆酒,只接受祝寿,不收礼金。老人去世,一律三日出葬,由红白喜事委员会统一操办,丧事从简。为杜绝火灾隐患,大槽门内一律不准燃放烟花。

村里刮起了城市风。村民建房开始流行公寓化。几乎每家都有摩托车,小车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名车。姑娘和媳妇们的穿着打扮,与城里人没有区别。堂兄娶媳妇也请来了城里的婚庆公司,新郎携手穿着公主式蓬裙的新娘走过一条长长的红地毯。

近年来村民到城里买房的越来越多,送子读书的风气又悄然“回归”。有爷爷、奶奶到镇上、城里陪读的,孩子到镇上上幼儿园每天有校车接送。还有人不怕费用高,将孩子送到永州市甚至长沙读书。村里差不多年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

大年初一清晨,广播通知,雷氏老少集体祭祖、团拜,再结队去给同族男性辈分最高、年纪最长者拜年,然后才各自散去拜年……大家笑脸灿烂,言语热络,礼性客套,全村呈现出一片祥和乐融的气氛。

现在农村最兴清明节了,甚至胜过春节。好多在外打工的人过年都没回家,清明节却千里迢迢地回来了。老家清明现在时兴团挂,不只是一家一姓,同姓同宗,跨村乡县市组团挂扫,除了祭祖,还聚餐,血缘相亲,感情交流,俨然节日聚会。在我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清明节的时兴,都是一件正能量的好事!

3、新梦想 

腊月二十九晚上,村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会及春晚,村民们聚集于院子天井茶叙、嗨歌、议事。

今年的年会议些什么事?村民们有何新梦想?

一是自来水扩容。2002年村里从桐木冲引水入村,2012年扩容时从板山冲接入水源。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大,出现了水源流量不足、水塔渗漏严重的问题,于是自来水第三次升级改造的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是建会车点。村子连接省道的村道约2公里,路基是1980年代生产队时修好的,2010年完成扩建及硬化。随着车辆数量急增,公路较窄、不便会车的问题凸现,村民们便酝酿在合适位置增建会车点了。

三是环境卫生整治。商议垃圾焚烧站选址及建设资金筹措办法。

办事就要钱,钱从哪里来?村民们首先想到的又是集资摊派和募捐。这些年来,修村道,建自来水,硬化禾场坪,重立家台(神龛),都是村里几位乡贤自发牵头用的这老办法。只有扩建和硬化村道、安装路灯、购置健身设施、修建篮球场,几个乡贤出面从县里“弄”了点拨款。按村民们办事的习惯思维,不等不靠自己干! 据估计,近年来村民因公共设施建设自筹资金已近百万。

当然,村民们也非常希望村"两委"为今年这几件实事争取到政府资金,村民们还希望上级能派来专家为村里建房、建会车点、建垃圾焚烧站、发展特色产业等作规划、设计和指导,村民们更希望能有人来村里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五下乡”活动……

村民们的梦想何时能实现呢?



                                     

(作者系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授)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