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没住过新房子,这回搭帮棚改,实现了新房梦。”芦淞区幸福社区71岁的蒋佩文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棚改,是芦淞区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
商贸大区芦淞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突出创新社会管理,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享式发展”中构建“幸福芦淞”。
“芦淞服饰城名声遐迩,我的网店跟着沾光。”迎来又一个销售旺季,服饰网店老板卜更生充满期待。
卜更生原是困难企业市无线电二厂的职工,下岗后,经历一段彷徨后,他来到芦淞市场寻觅商机。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他创建了芦淞服饰网,开设网络交易平台,年成交额迅速扩大到20多亿元,网络创业基地还培训1000多人,带动3000多人就业。
就业乃民生之本。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来,该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6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5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30人,4次蝉联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先进区(县)”。
该区持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去年推进重大项目121个,投资123亿元,开发出更多就业岗位,居民收入同步增长。5年来,该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956元提高到212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090元提高到10829元。
乐居:153个老旧小区换新颜
房屋外墙粉刷一新,“挂”上了鲜花盆景,平坦的沥青路遍布小区,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路边的绿化带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王塔冲一村堪称芦淞区小区提质改造的一个范例。
王塔冲一村属老旧小区,有居民224户、1000多人,19栋楼房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诸多原因,一度成为路不平、灯不亮、排水不畅、房屋陈旧的无人管理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