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宁9月25日电 (赵凛松)记者25日从青海省林业厅获悉,根据调查显示,青海省湿地面积已经达到810多万公顷,增加速度明显加快。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发挥着调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青海三江源区是中国以及东南亚的重要产水区。它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寒冷气候和广袤的土地,储蓄了数量巨大、形态多样的水,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青海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董德红告诉记者,青海省湿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1.3%,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2.67%。由于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为因素,青海湿地前些年破坏严重。 
    董德红说,此次统计包涵了面积8公顷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湿地。调查成果显示,青海湿地资源分布面积有810多万公顷,较以前明显增加,面积居中国各省之首。此外,青海省发现现代冰川2965条,面积36.75万公顷,占全国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的6.19%。 
    青海省环保厅遥感中心主任田俊量说,近些年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自然因素影响,青海湿地面积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尤其以黄河源头地区最为明显。 
    “从2004年开始至今,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青海扎陵湖、鄂陵湖面积分别扩大了30多平方公里和70多平方公里。”田俊量说,斑头雁、黑颈鹤、藏野驴等各种野生动物数量也在持续增加。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投资1.69亿元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可鲁克湖-托素湖等重要湿地的生态恢复保护工程和以限牧育草为措施的生态补偿试点,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此外,青海省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出台了《青海湿地保护条例》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和规范青海省湿地保护管理。 
    董德红认为,青海省湿地面积增加绝对是件好事,“对稳定气候,缓解干旱,阻止沙漠化进展,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作用明显,同时对中国三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完) 
			
		
		滚动资讯:
-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 事关长株潭,这条城际铁路有新进展!
 - 株洲:4月1日起,实施6项住房公积金惠民新政策
 - 祭扫人流大、集中安葬多 今年清明节重点抓“安全”
 - 株洲市再添两处省级美丽河湖
 - 株洲:连阴雨模式启动
 - 株洲市2023年元宵节烟花秀活动交通管制通告
 - 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推广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 @株洲市民 春节期间传染风险增大 也要科学防疫
 - 株洲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 血液严重告急,请您伸出援手——致全市人民无偿献血倡议书
 - 元旦假期,高速不免费!这些收费站和路段易缓行
 - 12月26日起,株洲火车站采用新图运营
 - 株洲首批“健康驿站”正式启用
 - 株洲市民必备防疫常识
 - 株洲市民就医 这些事项请注意
 - 关注,事关就医!湖南出台新冠就诊流程与医疗服务指南
 - 株洲城区28家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诊室)
 - 超实用!抗原检测全流程图解来了
 - 应对新冠,我们可以准备哪些药?
 - 极简版来了!10张表格看懂“新十条”
 - 重磅!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来了
 - 家有大学生返株,请拨打这个电话
 - 家中需要“囤药”吗?专家认为:比“囤药”更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
 - 海报 | 迎峰度冬,这份冬季节约用电小窍门请查收
 - 株洲:城区影院明日起陆续恢复营业
 - 疫情下孕产妇、孩子如何做好健康防护?专家解答
 - 呵护自己和家人健康!全天候多场景防疫攻略来了
 - 株洲进入"速冻"模式,呼吸道疾病患儿增多,如何应对?
 - 湖南疾控专家解答——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何不可忽视
 
“地球之肾”生态改善明显 湿地面积位列各省之首
		
			发布时间:2013-0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9-05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 2023-09-05事关长株潭,这条城际铁路有新进展!
 - 2023-03-26株洲:4月1日起,实施6项住房公积金惠民新政策
 - 2023-03-26祭扫人流大、集中安葬多 今年清明节重点抓“安全”
 - 2023-02-07株洲市再添两处省级美丽河湖
 - 2023-02-07株洲:连阴雨模式启动
 - 2023-02-01株洲市2023年元宵节烟花秀活动交通管制通告
 - 2023-01-31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推广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