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24岁准爸爸杨凌云:在塔尖上舞动青春
发布时间:2015-05-18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记者黄进 通讯员吴珊  编辑:李翔

记国网茶陵输电线路巡检站站长杨凌云

9860.jpg

杨凌云(左一)和队员在铁塔上作业(黄进 提供)

  5月13日下午,驱车3小时,至炎陵县水口镇,弃车步行,从一羊肠小道向山里进发。走在最前头的汉子叫杨凌云,黑黑瘦瘦,像个庄稼人。“这条山路记不住走了多少次,每次都很累,但每次我都很快乐。”他说。

  杨凌云,今年24岁。他16岁考上武汉大学,4年前毕业后,成为一名输电线路基层巡检工,现在是国网株洲供电公司茶陵输电线路巡检站站长。他与另外6名队员,负责维护的5条220KV高压线路,分布在人迹罕至的高山荒野里。线路经过5个县市,共有695基杆塔,总长232公里。

  5月13日、14日,记者跟随杨凌云和他的队员一起巡线。

  扎根基层,青春无悔

  此行的目的地——矗立在高山顶上的竹罗线29号铁塔。小路陡峭,布满碎石和青苔,杨凌云不时用砍刀砍掉拦路的荆棘。

  “在荒野中,一座座铁塔如同巨人,映衬出我们渺小的身影。但不管山头有多高,脚下有没有路,都必须对整条线路每个铁塔逐个进行勘查。”杨凌云介绍,月巡、季巡加上“特巡”,一年里,队员们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山里。

  2010年7月,杨凌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就遭遇“下马威”。看不到尽头的山,杂草丛生的路,好几次巡线他都走到中途迷了路。如今的杨凌云在大山中是一张“活地图”,无论你问起哪座铁塔,他都能立即说出其位置和周边的特征。

  巡检是单调的重复。“后悔过吗?”“签约时就知道要在一线干。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面对记者的疑问,杨凌云说,每当夜幕降临,亮起万家灯火时,欣慰之感萦绕在心际,足以冲淡疲乏。

  【他说】国网株洲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任王密:从杨凌云的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大学生在基层的知识优势。他扎根基层,勇于挑战,乐于吃苦,甘于奉献,我们电力事业后继有人。

  践行坚守,青春无畏

  连走带爬,2个小时后,杨凌云终于赶到塔下。登上30多米高的铁塔,从导线、绝缘子、塔材紧固程度、接地装置,甚至有没有鸟窝,杨凌云和队员谭昂都一一登记并进行处理,确保不遗漏任何隐患。

  逐个勘查整条线路的每一座铁塔,危险与困难随时可能降临。

  毒蛇、马蜂窝、捕兽的铁夹……个个都是巡检路上的“拦路虎”。前年春天,杨凌云在巡线时忽然感觉鞋子一弹,回头看,是一条竹叶青蛇,在高帮鞋上留下一个咬痕。

  下了铁塔,是吃晚饭的时间。两块小面包、一瓶八宝粥、再加一包麻辣香干,对杨凌云而言,已很丰盛。

  2014年1月27日,株洲电网全面进入防冻融冰警戒期,杨凌云和谭昂被派到220KV竹罗线冰情监视哨工作。监视哨地处炎陵和桂东交界处,海拔1257米,位于山峰通风口,气温零下5℃,寒风像刀子一般。没电、没水,事先准备的桶装水仅够饮用和做饭。

  每两小时做一次冰情观测,24小时不间断。测风速、温湿度、模拟架上导地线覆冰厚度、塔材覆冰厚度,然后还得走十几分钟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把数据传递给电网调度。

  杨凌云和谭昂在风雪中坚守了4天4夜,直到积冰融化,警戒解除。

  【他说】国网茶陵输电线路巡检站队员谭昂:杨凌云是我们巡检站里最年轻的,也是学历最高的。到站里后,建立了“输电运检室”微信群,开发了线路巡视系统,实现了线路运行维护的电子导航,基层需要这样的技术复合型员工。

  分居两地,青春有爱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走着走着,来到山脚一户村民门口,杨凌云便走进去歇歇脚,喝了杯水。

  常年和山里人打交道,杨凌云爱上了这里纯朴的民风。在当地有12位村民任义务护线员,他们无偿热心地提供高压线路下第一手的运行情况。而在工作之余,队员们总会和留守的老人聊聊天,村民担重物时则搭把手,回单位时顺带捎几个村民去县城。

  说起家人,杨凌云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杨凌云与妻子读大学时是“异地恋”。毕业后格局没有改变,妻子卢梦珍在长沙,杨凌云在株洲,有时一两个月才能见次面。

  妻子怀孕了,小宝宝今年8月就要出生。杨凌云却因为工作忙,难得陪伴妻子。他说:“坚守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她说】妻子卢梦珍:结婚后,他陪我的时间不足10天。不是他不想,是他确实没时间。爱情,要承诺,更需坚守!我既然选择了他,他选择了这份工作,那么,我们都需坚守下去。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