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人工增雨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天空要有一定厚度的云,云中要有较丰厚的过冷水区,且要有上升气流。
人工增雨的常用方法有地面高炮增雨作业、地面火箭增雨作业、飞机增雨作业等。地面人工增雨是指从地面向高空发射炮弹,将炮弹中含有的碘化银播撒到云层中;飞机人工增雨则是通过飞机在飞行中将碘化银播撒到具有水汽条件的云层里,促使降雨增大。
经过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长沙95214部队紧急协调,今日,人工增雨飞机将抵达长沙,在机场候命,一旦达到人工增雨条件,飞机将起飞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省人影办技术装备科负责人樊志超介绍,人工增雨飞机会反复在旱区作业以创造条件提前下雨或增加降水,估计可增加25%的降雨量。
长沙将建两处人工增雨作业基地
近六年来,全省累计实施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7600多次,累计影响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35亿吨,直接经济效益达40亿元。
“一发炮弹就价值一两千元。”长沙市人影办工作人员介绍,“每次人工增雨都需耗资数十万元。”但人工增雨投入产出比普遍都在1:5以上,比较高的地区能达到1:30。无论是缓解电荒或是除旱减灾,人工增雨对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科学论证,长沙拟在株树桥水库和黄材水库建立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将流经长沙上空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计算分析表明,除正常自然降水外,流经长沙上空的空中水资源约300亿立方米,折合水深1300毫米。如采取人工增雨的方式,空中水资源可增加27%至34%,经科学作业后可增加地面降水81亿至102亿立方米,其增加的水量相当于东江水库的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