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株洲中院通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3起涉服饰侵权
发布时间:2014-04-23   来源:本站  作者: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邓画文  编辑:李永亮
本站4月23日讯  知名服装市场内,夫妻店大量批售假冒“耐克”。今天上午,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了12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其中3起涉及服饰侵权。坐拥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株洲近年来服饰侵权案件呈上升趋势。

 【案例】知名服装批发市场买到假“耐克”
“想起是专业的服装市场,怎么也不会想到,买的衣服竟是假的。”2010年12月,有市民投诉称,在株洲中国城服装大市场买到假冒的“耐克”。

当地工商、警方介入后发现,市场三楼的“威龙外贸”为一高姓夫妻经营,该店长期对外批发、零售假冒的“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品牌的运动服装。警方在该店及仓库内查获假冒品牌服装8497件,价值达260余万元。

经查,夫妻二人2007年在该服装市场做生意,因生意不好,于2010年3月改卖假冒品牌运动服饰。

日前,芦淞区法院以犯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的商品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2年,并赔偿耐克公司经济损失8万元。

【趋势】假服装侵权案件上升

这一案件并非孤例。当天通报的服装侵权案件还有,温州“蓝猫”鞋业公司诉福建“蓝猫”鞋服专卖店侵犯商标专业权案、七匹狼系列商标遭侵权案。而查阅当地媒体往年的报道,偶见知名品牌服装遭假冒被查的消息。

“其实,类似的案件每天都在芦淞服饰市场群上演。”在市场群经营多年服装生意的杨老板告诉记者,市场群周边聚集了大量服装作坊,其仿制能力超强。“一款新品出来没几天,一模一样的假冒产品就进了柜台。”

“类似的侵权官司有上升的趋势,今年非常多。”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刘蕾说,随着知识产权法制宣传不断深入人心,若本地服装加工企业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类案件或还会增多。

【提醒】产品来源不明经销商将被追责

“有很多经销商进货都是一个电话,对方就送货上门。他甚至连对方的厂子在哪里都不知道。”刘蕾介绍,此类案件暴露出一个共同特点,即经销商进货渠道十分不规范,这给案件侦破与侵权追责带来极大障碍。

“按一般的理解,要找制造商,但从法律上讲,是可以找销售商的。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刘蕾提醒广大经销商,一定要规范进货渠道,“不能证明产品来源,你是没有办法逃避责任的”。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