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亮 黄红斌 张曦予
医院办得好不好,还得看“国考”。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被誉为公立医院“国考”,是检验区域医疗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金标准”“风向标”。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株洲市中心医院脱颖而出,评为A等级,位列全省第10名。这是继2019年之后,株洲市中心医院第二次入榜“国考”湖南10强。
株洲市中心医院。 (本文图片由株洲市中心医院提供)
在另一场大考中,株洲市中心医院的表现同样亮眼。11月初,新一轮疫情突袭株洲。但即便是最严峻、最复杂的形势下,这家株洲规模最大的医院,不仅没有“关门谢患”,还发挥“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主动出击,牵头全市抗疫大任。
“国考”“疫考”双卷高分,充分证明株洲市中心医院医疗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也见证了该院护航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实现高质量发展又一里程碑。
锐意改革,摸索现代医院“株洲经验”
——重点学科数量总和位居全省市州级医院第一方阵
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改革“指挥棒”。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四个元素。这明确了三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方向,即质量、效率、发展和满意。
落实到地市级,株洲市中心医院认为,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改倒逼医院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诊疗从‘关注病’向‘关注人’转变,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说。
株洲市中心医院以章程为总纲,构建起医疗技术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两大管理体系,形成院长办公会、院党委会、专家委员会三大决策机制,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
对标对表,改革创新,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在质量管理、护理服务、科教协同、人事教育、后勤管理等方面,相继铺开一系列举措。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良性绩效分配机制,让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贡献突出岗位倾斜;总会计师制度,实现财务职能从“财务专员”向“经济管家”和“价值管理”转变;医护一体化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模式,既提升医疗护理成效,又激发医生护士的工作热情……
改革形成的强大动力,推动医院实力稳定提升。
过去4年多,株洲市中心医院先后与吴孟超院士、李兆申院士、周宏灏院士及其团队共建合作平台,并与北京阜外、上海东方肝胆、上海华山等医院深度合作,建立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
今年7月25日,中南大学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株洲市中心医院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中南大学此次在全省仅遴选5家非直属附属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再次入选,证明该院学科建设水平步入省内前列。
目前,株洲市中心医院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含1个建设项目)、拥有国家级“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2个、湖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湖南省市州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4个,各级重点学科数量总和位居全省市州级医院第一方阵。
在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株洲市中心医院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就医流程。率先在株洲卫生医疗行业成立首个“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挂号指导、开具门诊疾病证明等30余种便民服务。门诊就医推行分时段精准预约,实施二次报到流程,推行诊间支付、病案打印预约服务,全面提升就医体验。在全市范围内牵头成立“护联体”,为慢病患者上门服务。
学科建设纵深推进,医疗技术长足进步,医院可持续发展,病人满意度不断提升。株洲市中心医院市外转诊率由6年前的30%降到现在的0.27%。
2020年12月,在全国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培训班上,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作为唯一的湖南代表,向全国同行分享“株洲经验”。
科学精准,坚持看病和防控两不误
——调整服务模式和就医流程,守住“三道防线”
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医院的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在此背景下,调整服务模式和就医流程,成为各级医院的新选择。
11月19日深夜,救护车的鸣笛划破沉寂的夜空。一名中年男子因呼吸、心跳骤停,被紧急送进株洲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过40分钟抢救,病人恢复心跳、呼吸。随即送入心内科,成功进行支架植入手术,目前病情稳定。
“我们训练有素,准备充分。疫情期间,特别注重多学科诊疗联合快速反应,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危急重症的成功、高效救治。”该院医务部副主任吴稚晖说。
快速、高效,这个成功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日常案例,生动诠释了株洲市中心医院应对“国考”,并非空谈。
疫情反复,医院作为防控阻击战主阵地,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
株洲市中心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快”字优先、“严”字当头、“细”处着力,盯紧薄弱环节、压实各方责任、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坚持看病和防控两不误,坚决守住疫情防控“三道防线”。
——凝聚合力,筑牢“思想防线”。按照“一周一例会,关键节点随时调度”的原则,及时掌握情况、反馈动态,推动整改。由院领导带头,实行“责任田”制度,对20个院内场所入口实行严格部署,层层压实责任,抓实感染防控。成立由纪检监察、医院感染、医疗护理等6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疫情督察组,随时深入院内各个区域进行督查,确保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科学精准,统筹“管理防线”。加强预检分诊管控力度及管控强度,对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询问流行病学史、旅居史,检查本地核酸结果、场所码、健康“绿码”、通讯大数据行程卡等。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医院入口处增设9台闸机通道,进一步提高预检分诊效率。对老年人、证件不全、残疾病人等特殊患者群体,医院专门设置无障碍通道,进行人工验证。
——争分夺秒,构建“安全防线”。成立闭环核酸检测小组,搭建独立黄码检测区,实行“当日采当日检毕”,确保实验样本每天“零存放”。
为解决看病通道受阻情况下的就医问题,株洲市中心医院去年建成互联网医院,43个科室513名医生线上义诊。
针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手术治疗即可出院的特点,该院打造株洲首个日间手术中心,提高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与普通住院患者相比,时间缩短80%左右,术前等待时间缩短50%以上。
“三道防线”固若金汤,互联网医院另辟蹊径,特殊情况下,株洲市中心医院仍可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成为真正的“百姓心中的医院”。
临危受命,守护一城安好
——对内严格闭环,对外支援助力
11月初,新一轮疫情袭击株洲。株洲市中心医院沉着应对,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次“例行检验”。
按照既定方案,医院立即启动疫情防控预案,门急诊、住院与接触院外核酸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严格隔断,分成两套人马,确保医院门急诊、住院部正常接诊、治疗。
医院内部严格闭环管理。每天上午9时,准时召开疫情防控协调会,集中收集各部门各科室的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套疫情背景下行之有效的收治模式坚决执行。门诊全面开放,前移预检分诊,门诊就诊、缴费、检查、取药流程不变。启动株洲首个负压式移动诊室,解决无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而需紧急就医病人难题;急诊科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健康管理中心改为妇产发热门诊中心,专门收治孕产妇……
病毒无情,医者有爱。
5岁的天天(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病情恶化,手术迫在眉睫。株洲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欧阳繁率领团队,紧急为天天进行手术。
炎陵人杨女士(化名)被动物咬断左手臂。该院创伤中心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邱尔钺妙手回春,5小时成功将断臂缝接。
11月7日至14日,株洲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问诊量达5000余人次,医生开具处方1781张,单人问诊最高每天达12次;联手快递公司免费送药100余次。
在做好医院内部管理的同时,株洲市中心医院发挥“排头兵”作用,对外支援助力,护一城平安。
11月3日,株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令,由株洲市中心医院全面统管株洲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立即成立定点救治医院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指挥和部署定点医院工作。不到24小时就完成筹备工作,第一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顺利接收入院。
11月9日晚,疫情形势吃紧,株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成立“追阳特战队”。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危受命,检验医学中心迅速集结18人,投入战斗。
株洲市中心医院先后抽调1000余人次,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助力核酸采集、标本检测、医疗救助等。副院长龙云铸带领的医疗队刚从邵阳援助返回,就马不停蹄参加株洲抗疫;护理部主任谭江红、护士长言哲英带领60名医护人员,进驻天元区开展全员核酸采样,采样标本多达20余万人次……
此轮疫情期间,株洲市中心医院在院病人平峰期2000人左右,高峰期达3200余人。3000余名“中心医院人”逆行而上、负重前行,以专业和勇敢、敬业和奉献,筑起坚固防线,再次通过疫情大考。
疫情终将散去,生活重归平常。但那些逆行的医者、温暖的场景,将永远定格在株洲人的记忆中。
株洲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志勇表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该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守正创新,奋力前行,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提供有力医疗保障,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株洲力量。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12月12日04版)
一审:王梓槐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