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4月6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首届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燃情绽放
泥与土,水与火。相生相克,相爱相溶。1300多度的高温锻造,烈火燃烧的那一缕瓷魂,留给世人却是温润如玉,五彩斑斓的美梦。瓷器不语,静默千年。瓷是看得见的诗歌,是摸得着的音乐,是现代社会美的经典,是一个民族千年不朽的勤奋和智慧!
100年前,一件小小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让全世界认识了醴陵,认识了醴陵瓷器;100年后的今天,醴陵人再次向世界宣告:凤凰涅磐,醴瓷腾飞!
3月26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首届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即将在醴陵拉开帷幕,位于醴陵经开区凤凰大道的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也即将掀起面纱,如一只浴火的凤凰翩然起飞,
向世界展现她令人惊艳的美丽。
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是由中国酒业巨头华泽集团与醴陵市人民政府共同倾力打造的以陶瓷器皿作为建筑外观,杯杯碗碗、坛坛罐罐,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共同构成别致而生动的整体建筑群。陶瓷博物馆、李铎将军艺术馆、图兰朵酒店等11栋单体建筑巧妙地在内部连成一个整体。项目总投资27亿元,总占地面积65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主体运用与鸟巢类似的大型钢架结构,恢宏壮观,外观颜色与外墙装饰上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围棋的棋盘与棋子元素,极具中国特色、国际感与时代感。它是艺术性与功能性完美融合的当代建筑典范,更是中国唯一以陶瓷为造型的异形建筑群。它凝结着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先生感恩桑梓、回报家乡的赤子之情,也承载着着吴向东先生“让更多的人分享中国(chi-na)价值”的伟大梦想。
瓷博会期间,醴陵将举行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揭牌仪式、陶瓷艺术大展、“世界和瓶”气模巡展、“舌尖上的五彩醴陵”美食节、“欢乐瓷城”焰火晚会、“瓷韵天使”决赛及颁奖晚会、瓷城文化之旅等16项主题活动。
荆楚古邑得天独厚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古为吴楚咽喉,今为湘东门户。1985年撤县设市,现辖26个乡镇、4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1个示范区,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
醴陵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植被丰厚,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渌江书院、宋名臣祠、吴楚古刹、沩山古窑、红拂古墓、状元芳洲、耿传公祠及日本佛教曹洞宗发源地云岩寺等名胜古迹均座落于此。城市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仙岳山矗立西南,渌江绕城而过,状元洲静卧江心,山、水、洲、城和谐共生。
醴陵自东汉置县,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号称“荆楚古邑”。因蕴藏巨量品质极高的瓷土,勤劳聪慧的醴陵人从宋元时期便开始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规模制瓷。
釉下五彩万国扬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晚清著名人士熊希龄(字凤凰)和县人文俊铎的努力下,清政府拨银18000两在醴陵创办了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开启了近现代醴瓷复兴之旅。
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醴陵对釉下彩“窑变”技术的掌控,使得古代不可控的“窑变”成为陶瓷工艺大师们随心所欲的创作空间。胚体其貌不扬灰不溜秋的釉色,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出窑之后晶莹剔透,鲜艳欲滴,深浅相宜,光彩夺目。
1909年至1915年间,醴陵瓷先后4次参加国内外赛会,“扁豆双禽瓶”更是在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斩获金奖,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毛瓷”“国瓷”美誉瓷城
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多次战争影响一度生产中断的醴陵瓷业得到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湖南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群力瓷厂)先后成立,成为专门从事釉下彩装饰研究和生产的单位。1958年起醴陵开始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生产釉下五彩瓷器。随后醴陵釉下彩瓷器被选为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和工人体育馆用瓷,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胜利杯也是醴陵烧制的。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醴陵又成批精制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宴餐具和国家礼品瓷,尔后,毛主席的专用餐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都指定由醴陵生产。醴陵瓷还被毛主席纪念堂、联合国大厦,以及一些外国政府机构选用。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当之无愧的“国瓷”。
醴陵人独创的釉下五彩瓷为醴陵赢得了“瓷城”的美誉。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手工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经国家权威部门评定,醴陵瓷在全国300个最具价值的地理标志产品排名中名列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