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东部新城·云龙示范区·清水塘 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大"试验田"
发布时间:2015-01-06   来源:株洲网  作者:记者刘娟 通讯员侯忠  编辑:李翔

  株洲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方案解读


《方案》中指出,我市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重点在城市创业创新环节、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产城融合机制、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多规融合”、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东部新城、云龙示范区、清水塘三个地区将作为我市“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地区。

东部新城

打造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试点期间,东部新城将被打造成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东部新城规划总面积1240平方公里,范围西至芦淞区凤凰山、芭蕉冲、东至沪昆高铁醴陵东站,包括东部核心区和湘赣边界核心区两个主要板块,由东城大道串联。

立足“湖南东大门”显要区位,承接中心城区向东转移战略产业,东部新城有着自己的产业基础。据了解,目前芦淞区中部的航空服饰城里,总投资70亿元的新芦淞国际服饰物流城前年开建、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已有佛山童装等企业入驻,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航空产业基地生产的“阿若拉”飞机去年7月成功试飞,而位于五里墩的通用机场,也已经开始前期工作。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新世纪陶瓷包装基地等项目也正在不断推进……

未来的东部新城,将以航空服饰城、轨道城、醴陵霞阳商贸物流区、醴陵长庆新区、高铁新区等为增长极,以轨道、航空、服饰、陶瓷、花炮等特色产业为动力,为“以城促产、以产育城”的互动式产城融合机制提供很好的试验样本。上述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联动发展,将加速农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帮助大量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东部新城在试点期间还将不断加强与江西省的联系,合作共建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成立湘赣边界合作试验区。

云龙示范区

打造“两型社会”智慧生态示范区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大示范区之一,云龙示范区有着享受国家和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赋予的各种政策优惠,未来的云龙,是绿色的、低碳的、生态的、智慧的。

绿色交通:全区域零换乘,绿色出行率70%以上

《方案》中提到,试点期间,云龙将统筹城际铁路、轻轨、公交、自行车在内的公共交通方式,开展城乡客运公交化试点,实现全域出行零距离换乘。还将逐步推行出租车油改气、油改电,规划建设汽车充电站(柱)和加气站,在主要景区推广纯电动旅游车,使居民的绿色出行率达到70%以上。

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都将进行节能改造

云龙将要绿色散布在全城。城镇新建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设和保障性住房都将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公共建设和公共机构所在建筑都将进行节能改造,全面形成以绿色社区、住区、校区、景区为单元的“两型社会”集成示范区。

绿色生态:治理龙母河,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

以龙母河流域治理为重点,云龙将构建安全稳定的生态水体系,还将大力开展乡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工程,推广无害卫生厕所,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垃圾直运项目。

清水塘

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

作为传统工业聚集地、全国重要的冶炼化工基地、工业“三废”重灾区,我市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正在不断搬迁、改造,颇具代表性的旗滨玻璃厂已经搬迁到醴陵点火生产。除了企业搬迁和环境治理以外,清水塘在6年城镇化试点中将要探索人与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转型之路。

产业转型

清水塘需要搬迁、改造、关闭的工业企业共192家,预计5年内将全部完成搬迁任务。

搬迁后的工业遗迹如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将建设成文化创意公园、遗产景观公园和生态教育公园,发展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工业旅游、会展等新兴产业。

生态恢复

沿湘江一线将建成景观绿化带,结合山体和功能组织建成“一带,两园、七廊、多斑块”的生态绿化景观体系。

原来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也将得到恢复重建,15个针对土壤、水体、废渣的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将一一展开。清水塘还将打造清水湖湿地公园,引进特定过滤床,并种上湿地植物,建设生态雨水收集系统,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人员安置

对于搬迁和关停企业职工,采取政策安置一批,异地转移就业一批,培训转型就业一批和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一批。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