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5日讯 今天上午,罗雄的尸体终于浮出水面,望着已死去多时的孙子,罗雄的奶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悲伤,嚎啕大哭,顿时晕厥过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株洲湘江段已至少溺亡11人。野泳不断导致鲜活的生命魂断湘江,引起了株洲市民的高度关注。日前,有关部门有意组建救援巡防队,却因资金等原因暂未果。
【悲剧】“小候鸟”跳下去就再也没上来
“很乖的,从不玩水的,怎么就来湘江里游泳了……”罗龙德瘫坐在江边的草地上,一个人兀自地述说着儿子的点滴。
罗雄今年13岁,刚小学毕业,这个暑假结束后才上初一。昨天午后,罗雄与4个小伙伴结伴出门,径直来到了株洲神农公园后面的湘江边。“把衣服脱了,一跳下去,罗雄就喊救命。”一位居民转述其中一名小伙伴的话说,当时几名小伙伴极力去救,但似乎力不从心。旁边有好心市民划船施救,也最终未能挽救罗雄年轻的生命。罗雄最终沉入水底,直到今天上午9点左右才浮出水面。
罗龙德夫妻二人常年在广东打工,罗雄自小交由爷爷奶奶照顾,几年前两位老人来到株洲靠捡拾垃圾为生,罗雄随同前往。在罗雄的印象中,寒暑假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可以前往父母打工的地方,一家团聚。罗龙德说,8月12日,儿子才从广东自己的身边回到株洲,没想到才过3天,父子二人已是阴阳两隔。
【寻因】 挖沙坑或是祸因
今年以来,株洲湘江溺亡事件频繁上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1人魂断湘江。其中,不乏像罗雄这样的留守儿童。
“主要是挖沙船在河床底留下大坑,形成漩涡。”一位老渔民告诉记者,溺亡事件频发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挖沙船在湘江河床挖出大量沙坑,沙坑形成漩涡,极易造成游泳者溺水,“一旦跌进去,会游的都难游出来,何况是不会游泳的。”
然而,这并未阻挡市民下河游泳的热情。每天下午、傍晚,依然可见不少市民在未任何保护措施下畅游湘江。
记者注意到,除湘江风光带一些江段树立了严禁游泳的警示牌外,其余江段鲜见警示标志。“岸上没警示标志,水里有暗流,当然容易出现湘江溺亡事件。”一市民认为,政府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建议】设置免费公共浴场
频发的湘江溺亡事件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连日来,有网友在本地网站就此发帖征求意见,众网友跟帖提出宝贵意见。记者注意到,市民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平整河床夺命深坑,在湘江相对安全区域划定泳区;成立专业的巡逻和救援队伍,夏天在湘江事故频发区域进行日常巡逻和应急救援;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尽量劝阻野泳市民。
株洲市人大代表孙建平建议,政府可在离湘江风光带沙滩不远的江中拉上安全防护网,建免费公共浴场,防止市民进入深水区,杜绝悲剧的发生。
【回应】资金短缺成巡逻救援队障碍
市民的呼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应。日前,株洲湘江风光带管理公司就此召开专门会议。会议决定,在湘江风光带增设警示牌、高音喇叭等,增派保安巡逻,劝阻市民下河游泳。
与此同时,会议还建议成立一支专业的巡逻救援队。为促成此事,湘江风光带管理公司专门联系了株洲市民间冬泳队。按照双方设想,救援队规模将在20人左右,队员将着统一服装,在江边不间断巡逻,护航湘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巡逻救援队尚未成立,湘江野泳再发悲剧。“财政不投入,企业没赞助,这是问题的关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资金短缺和设备缺乏,导致了此项工作进展缓慢。
记者 李永亮 实习生 吴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