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日讯 “已经完工379个站点,投放5102辆车,规划明年要建550个站点……”今天上午,株洲市创建办副主任胡旭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运行状况如数家珍。5月至今,株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已运行三个月,越来越多市民将公共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但一些不文明行为却其很“受伤”。
【方便】比坐公交车早到5分钟
“不用挤公交,还锻炼了身体,公共自行车就是好!”今天早上8点,市民李先生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上班,他在小区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刷卡取车,一路踩到单位,比以前早到5分钟,虽然出了一身汗,但他心情愉悦。
7月1日,株洲市创建办降低办卡门槛,本地居民凭身份证立等可取“市民卡”,持卡的普通市民陡然增多。据统计,至8月2日,已有5.1万人持有株洲公共自行车“市民卡”。
“一辆车每天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次以上。”胡旭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市民取、还公共自行车均已达63万人次以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公共自行车,株洲城正在刮起一股公共自行车出行风。
【规划】明年将建550个站点
目前,株洲公共自行车系统已建成完工379个站点,运营309个,投放5102辆公共自行车。“今年规划落地457个站点,明年将根据城市建设新增站点,预计将达到550个。”胡旭介绍,公共自行车开通后,很多市民对站点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意见,一些市民甚至联名上书希望在本小区增设站点,本着便民的原则,创建办经过仔细研究,规划、增设了大量站点。“站点将伸入到每一个小区,每一条街道,让公共自行车成为市民首选的交通工具。”他说。
【破损】不文明现象影响自行车使用寿命
受城区规模限制,目前市民基本能在3小时免费时间内归还公共自行车,尚未出现超过24小时不还车侵占公共财物的现象。
但一些不文明现象却让公共自行车很“受伤”。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公共自行车爆胎、坐凳松动等现象较为普遍。胡旭介绍,目前公共自行车出现的破损主要体现在坐凳破皮,轮胎、脚蹬、铃铛等零部件损坏以及锁柱螺丝掉落等现象,虽然大多并非为人为人数,但因市民在取车、骑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行为,给自行车系统带来了损坏,如直接骑车冲入停车锁柱、从人行道阶梯上推落车辆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目前,株洲市创建办每天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对破损车辆进行保养、维修。株洲市创建办希望市民注意自身行为,爱心公共财物,让公共自行车走得更远。
【新政】短信提醒还车
胡旭透露,为了让公共自行车更好地方便市民,目前创建办正考虑新增短信告知业务,即市民取车接近3小时免费时间或超过24小时时,通过短信告知提醒市民还车。若超过24小时尚未还车,市民需向公安机关作出说明,情节严重者将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