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循环”调整首日,中心广场秩序井然。 易翔 摄
中心广场交通“大循环”调整昨起实施,建设路车站路口、七一路口,允许南北向车辆直行;人民路新华路口,允许车辆由南往西左转;七一路、沿江路、车站路、人民路仍维持单向交通。首日,中心广场未现拥堵,但在早晚高峰时段,株洲大桥上、中心广场至车站路口段,交通压力大增,出现车辆排长队的现象。
“大循环”调整,很多驾驶员不清楚
昨日早上7时30分,记者在建设路七一路口看到,由北往南两条直行车道上,只有10台车直接进入中心广场,大多还是出租车、公交车。不少社会车辆仍选择右拐,从七一路、沿江路通行。私家车主黄智达说,他对大循环调整不太清楚,“稳妥起见,还是从七一路绕行上株洲大桥至河西。”
7时40分,人民路新华路口,南北向绿灯亮起,由南往北的车辆鱼贯直行,但左转弯车道上,车辆不到10台。不少驾驶员说,“大循环”走习惯了,一时调整还不太适应。
7时50分,临近上班高峰,从各路口进入中心广场的车流量增多。记者仔细观察,北向3车道,每车道上车辆为10余台,南向为20多台,一个绿灯内可全部放空。东西向车辆相对较多,东向每车道30多台,而西向车辆排成长龙,一直延伸到株洲大桥中段。
考虑到南北向进入中心广场的车辆增多,市交警支队昨日将中心广场4个路口的信号灯相位和配时适当调整,将南向信号灯配时延长5秒,北向延长10秒。但因一个周期内东西向减少了一个放行相位,导致东西向车辆较多,通行较为缓慢,尤其是西向车辆排成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