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株洲市首次将古驿道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近日公布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炎陵御祭古道(含“邑有圣陵”碑刻)名列其中,这也是我市首个跻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驿道。
塘文物专家在查看御祭古道上的石碑
炎帝陵御祭古道遗址是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的,自三河镇桥头岭始,渡斜濑水,经太和、霍家、旺等村落至炎帝陵,总长15.5公里。这条古道,由于年代久远,在发现之前,一直被湮没于苍山林海之中。
在保存最为完整的桥头岭段,可以看到古道的全貌,宽约1.9米,以鹅卵石铺砌,斜坡处以石垒级,牢固坚实。据考证,自宋代起,历朝皇帝经常遣官长途跋涉,沿此路致祭炎帝神农氏。至清代,御祭更加频繁,据现存《炎陵志》中有碑文可查的就有38次。
在古道北侧、官垄口石壁上,镌刻有“邑有圣陵”4个大字,系乾隆十六年衡州知府黄岳牧书,阴刻楷书,每字30厘米×30厘米,炎陵县文物专家介绍,这是给御祭官的指路标识,此次一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