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7日讯 “谢谢大家对春霖的关心。”李气龙颤抖着右手,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让记者转达他对广大爱心人士的感谢。“90后”李春霖辞职带瘫痪父亲开包子店创业一事经本报报道后(详见本报12月14日A13版),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两百多名爱心人士给李春霖打来电话表示关切。
求助电话被打爆
“我来自江苏淮安,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可以问我。”“和面要加蛋,久一点。”“肉馅一般是三斤瘦肉,七斤肥肉。”……短短三天时间,李春霖的手机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短信,足有一百多条。
“还有七八十个人打电话来,从早到晚,一直没断过,手机一下子就没电了。”李春霖介绍,这些信息和电话大多是面点高手向他传授做包子的技巧的,也有一些爱心人士鼓励他克服困难,创业、照顾父亲两不误,做“90后”的榜样。
最让李春霖感动的是,长沙一名医学教授教会他如何更好地照顾父亲,并答应过段时间来看一下父亲的病情。
口感欠佳仍关门苦练
再次见到李春霖,他紧蹙的眉头已舒展一些。“主要还是用了以前的办法,因为熟悉操作,调整了一下,另外就是尝试了酵母法。”在众多爱心人士的指点下,李春霖的包子已基本成功,但“口感上还不是很好。”
虽然口感尚欠佳,但包子其他方面指标均已较好,按理来说可以上市,但要求严苛的李春霖仍然没有打算开门做生意的意思,“专业的面点师傅还是会吃出来,要做就做最好。虽然能挣一点钱了,但不能长久啊。”
“我会尽快掌握做包子的技巧的。”李春霖信心满满。
母校党委书记带队买包子
李春霖带瘫痪父亲开店创业一事传回其母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后,引发强烈反响。昨天上午,该校党委书记钟建宁与十余名学校领导、志愿者一起来到李春霖的包子店。
“在他身上,你能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担当,以及创业精神。”钟建宁说,他被李春霖孝父创业的故事所打动,已号召全校师生向他学习。
“钟书记勉励我克服眼前的苦难,把店子开好。大家买走了我七八十个包子。”母校领导的鼓励让李春霖颇为感动,“大家这么帮我,我没有理由不把包子开好。”
临走前,钟建宁叮嘱随行人员,为李春霖申报无息贷款,尽快帮其将包子店粉刷一新,派驻学校食堂面点师傅指导李春霖做包子。
瘫痪父亲写下感言
各方的关心和帮助,让瘫痪在床的父亲李气龙也坐不住了。今天上午,李气龙意识变得清醒,他让儿子找来纸和笔,颤抖着手写下“谢谢大家对春霖的关心。”
望着父亲歪歪曲曲的一行字,李春霖眼睛通红,他背过身去,悄悄抹掉了脸上的泪水。然后,他帮父亲穿好衣服,扶父亲走下那个狭窄昏暗的楼梯,来到店外散步。外面仍阴雨绵绵,父子俩似乎并不觉得冷,一起走了长长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