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瘾君子隐姓埋名6年自戒毒瘾
发布时间:2012-06-25   来源:本站  作者:记者 李永亮  编辑:李永亮

本报625日讯  扎钢筋、配料、浇灌┅┅今天上午,在株洲河西王家坪一个偏僻的角落,一名壮实的中年汉子正在制作水泥管,其动作娴熟,外表憨厚。人们很难想象,这位有着黑红肤色的汉子曾经因吸毒瘦至80斤。

 

他叫彭跃龙,这家水泥制管厂的老板。过去16年,他的人生因为毒品冰火两重天。

 

(一)打工中沾上毒品

今年43岁的彭跃龙出生在益阳,其年幼时,因家境贫穷被生父母从益阳送至娄底双峰梓门桥,被一彭姓人家收养。

 

养父养母未生育,待彭如己出。与很多孩子一样,彭跃龙的童年无忧无虑,“我要什么,父母都会给。”养父母的溺爱让彭跃龙越来越调皮,他12岁那年,因与同学争抢篮球,捡起一块砖头,将对方的脚砸骨折。他因此被学校开除。

 

离开学校后,彭跃龙开始“混”社会,“就是和一些小混混在一起,去追账或者是打架。”为了让儿子收心,他17岁那年,养父给他说下一个老婆。次年,彭奉父命成婚生子。

 

1994年,因与妻子感情不和,两人离婚。当年,彭南下广州打工。

 

彭跃龙在一家玩具厂待了两年,后因嫌工资不高,在玩具厂周边开了一个音像租赁店。

 

彭清晰地记得,1996年的一天,一个常来租碟的老乡来到店里,冲到里间的床上,贪婪地吸食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后来又来了几次,有一次,他让我吸一口。”一口吸下去后,彭跃龙的生活被毒品的魔爪牢牢抓住。

 

“店里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一开始基本能保证吸毒费用。”但吸毒最终让彭跃龙疏于管理店铺,生意几近瘫痪。后来,他干脆关掉音像店,不惜铤而走险,以贩养吸。

 

(二)“我以为自己要死了”

2003年,彭跃龙从广州回家看望养父母,半路上遇到一名吸毒好友,“还没到家,两个人就在中巴上被抓了”。彭被送往双峰戒毒所戒毒。养父母知其吸毒被抓后,伤心至极,未去看他。

 

从戒毒所出来后,一个在浙江经营防盗窗的朋友叫彭过去帮他做事。“他以前也吸毒,成功戒掉了,就叫我去。”彭欣然前往,“一开始还好,但后来又有老乡来找。不到一个月,大家在一起,就又开始接触毒品了。”

 

重新沾上毒品的彭跃龙为了获得毒资,不得不办假证,并再次走上以贩养吸的不归之路。

 

毒品的危害日益在彭跃龙身上显现。“人越来越瘦,1.72米的人,只有80斤,走路没力气,上厕所拉不出来。”彭跃龙曾目睹20余名吸毒人员死亡,他当时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三)隐姓埋名6年成功戒毒

求生本能最终让彭跃龙决心投案自首。他找到周边一些吸毒人员,劝大家一起戒毒。20056月,彭跃龙被金华戒毒所收治。

 

在戒毒所里,一名汤姓科长改变了他,“他总教导我,戒毒就是要离开原来的圈子,只有这样才能戒除心瘾。”想到毒友的惨死和养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尚未尽一份孝心,彭跃龙再次决心戒毒。

 

2006年底,从金华戒毒所出来后,彭跃龙去了河北唐山,隐姓埋名在一家澡堂落了脚。“澡堂子没外人接触,一天12小时给人搓背。辛苦,但毒瘾慢慢消除了。”彭跃龙回忆,最开始的一个星期里,毒瘾上来,他就偷偷跑到厕所,抓头、抠地,“把指甲都抠掉了”。最终,澡堂的与世隔绝,与劳动强度极大的搓背工作,让其慢慢戒除了心瘾。

 

2010年,通过网络,彭跃龙认识了株洲的舒女士。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过往告诉了对方,对方被彭跃龙的诚实所打动,两人渐入爱河。2011年,经过一年多交往,彭跃龙毅然来到株洲,与舒女士重新组织家庭,并利用最近几年搓澡存下来的几万块钱开了现在这个水泥制管厂。

 

“曾经发现一个客户吸毒,我跟他讲,你再吸毒,那我们之间的生意不要做了。”生活渐入正轨,彭跃龙始终不忘远离毒品和吸毒人员。

 

(四)18年未见八旬养父“放心了”

2003年第一次进戒毒所后,养父母一直未见彭跃龙。2006年二次戒毒后,彭跃龙在河北唐山安定后,曾给养父打过几次电话,“每次他都问我心里好了没,我说好了,他总不相信。”

 

去年9月与舒女士结婚后,彭跃龙打电话告诉养父,自己已在株洲成家,并成功戒毒。养父依然不信。“这个月,他来了一趟株洲,看到了我和我开的厂子,终于放心了。”彭跃龙说,如今,他最大的心愿不是赚多少钱,而是现在家里这样简单的幸福。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