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行走在炎陵山间的马帮
发布时间:2012-05-02   来源:本站  作者: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冯芳芳 彭绍兴  编辑:李永亮

 “叮叮当当”的马铃声和赶马人“咿……咿……”的吆喝声,曾经是地处大山深处的策源乡不知延续多少年的风景。昔日,深山中流通的物资完全靠肩挑马驮;如今,在水泥路修进村庄、交通工具发达的村落,“叮叮当当”的马铃声依旧可闻。51,记者在炎陵县策源乡上洞村陡峭的山间小道上,仍不时看到村民用马驮一袋袋黄笋(炎陵土话:指不能成竹的笋子)下山的场景。

记者纳闷,古代仅“一线鸟道”的酃县(今炎陵县),2009年已开通了衡炎高速公路,分炎陵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衡茶吉铁路正如火如荼建设之中,便捷的交通网络指日可待,特别是“村村通”工程建设,上洞村也修通了进村公路,摩托车、面包车等便捷的交通工具进入了村民的家中。公路的发展和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几乎颠覆了马帮人昔日忙碌的生活,怎么马帮的生存没有日渐衰落呢?在与上洞村高梁冲组养马户黄声云的闲聊中,记者才知道马帮在策源乡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缘由。

策源乡位于炎陵县东南角落,地势高亢磅礴,峰壑交错,境内拥有湖南省最高峰——酃峰,海拔2115.2,相对高差达1655.2,为我省垂直切割深度最大的乡镇之一,山高路陡,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作为现代交通的补充,山里人的原始运输工具——马帮,仍在山区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电信塔等工程都要经过深山野岭,一些在山上的项目由于山路不好走,加上许多地方机动车开不进去,光靠人力和独轮车运送建材,劳工成本高,又费时间,这使很多承接工程的老板犯难。而上洞村的村民们却从中发现了商机。

2002年,上洞村山下组村民钟志文、钟志辉兄弟, 2001年从邵阳率先引进广西矮马组成一支专业马帮队伍,专门给施工队运送沙石、石材、木材等,短短四、五年主赚了20余万元,带动了该乡“马帮”的大发展。现在,光是上洞村就有6户人家养马9匹,另外在梁桥、黄草、倒坑、平湖等4村还有近10户的人家养马,全乡养马总匹数在40匹以上。

“山沟里运建材、村里修路运沙石,哪个不需要我们马帮?” 黄声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匹马驮一次的工作量抵4个人的工作量,加上现在人工费贵,同样的工作,一般都要600元一个人,而一匹马才花费500-600元,相当于同样的工作量请人要花2400元,请马最多只需600元。

据炎陵县交通史料记载,县内养马起于民国初年尹家祠堂尹梓寿,有四、五匹马出租,按路途远近、时间长短议价。1956年县商业局组成商业马车队,才有大马12匹,县内始有畜力运输。

炎陵县策源乡境内拥有4个“湖南第一”,除了“湖南第一峰”神农峰,还有“湖南第一林”——南方成片面积最大的10万亩原始次生林,“湖南第一臼”——梨树洲冰臼群,以及“湖南第一瀑”——白水瀑。有识人士建议,可将策源马帮,作为一项旅游项目进行包装开发,为这个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区小乡,再造旅游新亮点。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