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茶陵地名源流考
发布时间:2022-11-27   来源: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记者:  编辑:王梓槐

  彭雪开

  茶陵,自先秦置县后,历有荼陵、声乡,茶陵、茶乡之称谓。前三者,是今茶陵县区划地名。后者,是对今茶陵县域一种雅称,并非县名。下面就茶陵地名源流,作初步考释。

  荼陵,为茶陵古名。上古属荆州地域。是否得名,实不可考。《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区划地名。称之为“荆”。《释名》:“取名于荆山也。”

  荼,《说文》:“荼,苦荼也。”源于《诗经·邶风》《豳风》。[1]荼字,在古文中,历有苦荼、苦菜、茅草等之类的释义。注家常将《诗经》中的“荼”,释为“苦菜”或茅草。苦菜,在古文中指杂草或秽草。如将《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中的“荼”,释为杂草之意,这是说不通的。这里的“荼”,应是指苦荼。

  苦荼为何物?《尔雅·释木》:“槚,苦荼。”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郝懿行义疏:“今茶字古作荼……。”由此得之,槚、苦荼、荼、茗、荈,都是指茶的意思,是茶的不同名称而已。槚,《说文》:“槚,楸也。”《尔雅·释木》中,第一次将“槚”,假借为“苦荼”,这是为何?原来它的读音,在当时与民间“荼”的读音cha近似,假借它的音符,寄托茶义,又用“苦荼(cha)”两字来直训,即用同义词解释“槚”,就是“苦荼”。

  周靖民先生认为,古代字少,到战国秦汉时,“荼”字已被假借,引申有10多种释义、8种读音,其中读茶、邪、蔡、阇等音,都是近似的。其时,今四川产茶,民间呼之为cha,但没有造出这个字。于是假借已读茶音的“荼”字,作音符寄托茶义。但“荼”字的本音徒(tu),本意苦菜,仍沿用,而且是主体。传到中古以后,一般只知读“徒”音,反而不知它代表茶义的读音(cha)了。[2]

  陵,《说文》:“陵,大阜也。”《尔雅·释地》:“大阜曰陵。”原指大土山。后又多引申为山、陵、丘、冈等。现在泛指土山。[3]源出、《诗经·陈》《诗经·小雅》《诗经·大雅》等篇。亦指坟墓。《广雅·释邱》:“陵,冢也。”有时也引为封建帝王的坟墓为“陵”。

  地名,是随着人们聚居、生产、生活、交往,而发生的必然现象。以地得名,以名辩地,“名从实地、实物、实事、实人”等,是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荼陵得名,亦不例外。最早应是一个聚落地名,以后才逐渐演变为地域地名,最后才形成区划地名。很有可能约在春秋初中期,现在茶陵县境内,有一大的聚落,因它附近有一高大山脉,大土山上遍生苦荼,故得名荼陵。后演变为地域地名。

  荼陵,何时以地域地名,形成区划地名,因史料缺乏,难以稽考,但也有迹可循。中国置县,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一六·郡县》载:“置县本自周,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县字,原作寰。亦作悬。《谷梁传》:“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范宁注:“‘寰’即古‘县’字。”周王畿内置县,源于何时?《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当时(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勤王有功,天子赐予原、温等县。这说明在此之前,已置县。

  楚武王五十年(前691),楚国约在此年灭权国置县。《左传·庄公十八年》追记:“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至于郡之置,最早见于《国语·晋语二》:“公子夷吾出见使者曰:‘……君实有郡县。’”此事发生在公子夷(晋惠公)即位的第一年,即公元前650年。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鞅)率师伐郑,在誓词中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4]说明这一时期,县的地位比郡高。

  春秋中期,楚庄王(公元前613-591)大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中强国后,才逐步向东向南拓展国土。史载楚国开拓南疆,每灭一侯国,必置郡县。其时置郡,因面积较大,地处边远,地广人稀,其地位反而比县低,造成了郡小于县的局面。至战国中后期,才形成郡辖数县的格局。战国时,秦国、楚国置县已普及。《史记·张仪列传》:秦国为了赎回张仪,愿“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可见战国后期,楚国置县相当广泛密集。

  荼陵,古属荆楚,历为楚国咽喉之地。战国中后期,是否在此境内置县,史无载。但其时置县,也并非不可能。从现株洲市辖五县、市,春秋、战国时期地下文物古遗址看,[5]春秋初期,今湖南境内,多属古扬越势力范围。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才逐步在湖南一带,占住统治地位。但古扬越文化,亦占相当大的势力。到春秋末,楚文化逐步在大聚落、军政要塞、城邑等政区节点,取代了古扬越文化。但大部分乡野,应多属扬越人势力范围。这一时期的湘北、湘中、湘东、湘南等地的出土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

  荼陵得名,应与楚文化密切相关。

  战国中末之交,楚国以吴起(?-前381)为相,变法图强。结果变法一年多,就南收百越,北并陈、蔡,威震秦晋。约在这一时期,楚国经略湘江流域取胜后,在今茶陵秩堂乡吴楚要津,在原军事城池的基础上,再筑牢军事城堡,以实施“南并蛮越”的目的。但吴起为相一年多,楚悼王一死,就遭楚国王公贵族的报复,乱箭而亡。从此,楚国好长时间无力越过今茶陵地域,经略吴越扬越之地。

  1986年株洲市文物稽查时,在茶陵县秩堂镇晓塘村发现了晓塘古城遗址,除出土楚国软陶类陶器物外,还出土了硬陶类陶器片,汉代小方格纹陶罐、陶片等。这说明汉代城内,仍有人聚居生活。据文物专家初步认定,系战国中晚期楚国军事城池遗址。2014年10月,考古队开始对晓塘古城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发掘了护城河、城墙、水井;在城外西南面两里处的丘岗发掘了两座战国古墓。省文物专家初步推定:东面发掘的黄泥坳一号墓,为贵族级别的大型楚墓;西面荒塘坳将领级别的大型墓,为越族高级别的贵族墓。两座楚、越大型贵族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战国时期的楚国军事城堡,有可能是相当于世传“茶乡”原“荼陵”县治的驻地。这是一座以军事管辖为主行政管辖为辅的城池。杨宽《战国史·郡县制度的建立》中认为:“大凡有城市的都邑已建立为县,所以史书上‘县’和‘城’往往互称。”这符合茶陵晓塘古城遗址的状况。当然,楚吴起变法时,是否已置荼陵县,有待于更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作证,才有确切结论。

  秦代己置荼陵县。

  其一,两《汉书》有载。《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镇蛮),属荆州。户四五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五。县十三。”其中有临湘(今长沙、罗(今汨罗与平江)、攸(今攸县)、荼陵(今茶陵)。《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长沙郡,秦置。洛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其中有“荼陵”之载。《汉书》《后汉书》都明确记载:秦代已置长沙郡,郡辖县,其时已设荼陵县。

  其二,秦置郡,郡己辖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分天下为36郡。《汉书·地理志》也沿此说法。秦始皇三十三年,又攻击河南地、陆梁地,又置九原、南海、桂林、象郡。[6]至此时全国共置郡40郡。这是《晋书·地理志》的说法。后人又补入黔中、闽中、陶、河间4郡入数。又有学者加以考证,有46、48、49或51郡等说法。秦郡下设县,凡800余县。[7]共和国《茶陵县志·沿革》:“茶陵,古称茶乡。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年),属长沙郡。”这里的“茶陵”应为“荼陵”,春秋中期属楚地,春秋末至战国一代,楚国尽有其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年),属长沙郡”,是可信的。说明这一年,今茶陵县已设置为荼陵县。

  其三,出土文物及典籍有证。20世纪50年代,长沙魏家堆第十九号墓出土一方石章,为“荼陵”石印,呈长方形,规格为2.5cm×1.8cm×1.9cm,鼻钮,为滑石材质雕刻,印面装饰感较强。据专家推测,该墓主应是荼陵地方官。这是我国第一方与荼(茶叶)有关的古印。地下考古文物,也印证了秦汉时,已设置荼陵县。

  宋代魏了翁《邛州先茶记》:“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之类……。”《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朱濞以都尉击籍、荼。”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汉武帝封长沙王子刘欣为荼陵侯。两宋之交的王观国《学林新编》:西汉“古之封爵,多取县名。”这也明证今茶陵县,秦时已称荼陵县名。

  其四,地方志及研究者有考。清嘉庆《茶陵·州志·沿革表》“秦置守令,汉袭余风。”民国《湖南地理志要·茶陵县》亦载:“秦时置守令,汉属湘东郡。”今茶陵谭定祥先生亦考证: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巳置茶陵(荼陵)县(《湘东文化》2013年,第3期)。县治驻何地,至今难以确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分天下为36郡,大致有3种来源。一是因袭战国时代各国的故郡。二是秦灭列国后以其故都改置为郡。三是在并吞六国过程中新置郡。在秦始皇时,在楚故地置泗水、长沙、琅琊三郡。秦郡下辖县,其秦县数目,目前史学界仍有争论,一般说来约有1000余个。《华阳国志·蜀志》记: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司马错率军攻楚,占领楚国的黔中郡(楚威王时置)后,复置黔中郡。而长沙郡的设置,是将当时秦设置的黔中郡的东南部,划出“湘川”大块地域,设置长沙郡。[8]宋《历代地理指掌图》记载:这一地域包括古代的岳、潭、衡、郴、连、邵、永、道、桂阳等州,即今之岳阳、长沙、衡阳、湘潭、株洲、邵阳、娄底、郴州、永州等九市,以及广东的连县等地。郡治驻临湘(今长沙市)。

  2003年,在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的十几万片秦简中,有“洞庭郡”、“苍梧郡”之载。洞庭郡何时而设,《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第七十六》:“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洞庭郡、苍梧郡,应为楚吴起变法时所设置,管辖楚南广大地域。

  荼陵,又名声乡。声乡之名,源于《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

  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镇蛮),属荆州……昭陵、荼陵。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莽曰声乡。”显然,王莽改制时,将荼陵县,改为“声乡”县了。

  公元8年,王莽篡权称帝,国号“新”。“新”朝存16年。《汉书·王莽传中》记:王莽改制,多从更改郡县地名开始,“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复还其故”。王莽乱改郡、县地名:一是把原地名,改成带有“亭”字的地名。如改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为“九江亭”等。“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也。”[9]所谓“符命”,即为“天命”,意为他做皇帝是天命,并非篡位。二是把原地名,改为带有治、安、宁、平、顺等字的地名,以求吉顺。这类改名记载有108例。三是取吉祥之名。其中以美、信、睦、昌字,用得最多。如将南昌改为宜善。这类改名有59例。四是用同义、同音字改地名。如改江陵为江陆。这类改名有40例。五是用反义字改地名,如改稒阳为固阴,改无锡为有锡。这类改名纯为文字游戏。六是使用对少数民族歧视、侮辱性的字眼。如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广平县为平虏县。这类改郡名10例,县名26个。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民族团结。

  共和国1993年《茶陵县志》记:王莽“新”朝元年(9年)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茶(注:应为荼)陵县改名声乡”。[10]王莽不顾地名命名的规律,乱改地名,使“吏民不能记”,结果乱象丛生,以至于他本人下诏书时,凡碰到地名时,都要说明这个地名原来叫什么。公元23年,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新”朝,王莽被杀。之后,东汉王朝建立,又恢复西汉郡、县制,东汉建武六年(30),声乡县又恢复荼陵县名。

  “声”,《说文》:“声,音也。”后引申十几种意思,但大体皆与声音相关。“乡”,《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是指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区域,历代不同。后有多种释义,但其本义一直作为一级行政单位使用。汉代县以下皆设乡。《汉书·百公卿表上》载:“十亭一乡”“声乡”,究竟何指,至今难考。

  茶陵。茶陵之“茶”,即茶树,植物名,山茶科,常绿灌木,亦见乔木。有野生、栽培树种。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除充作饮料外,也可为制茶碱、咖啡碱之原料。根可药用。民间俗称茶叶。

  茶,古名较多,见诸史籍者,有槚、荼、桡、梗、蔎、茶、茗、荈,又有苦荼、葭萌、椒酱、荈诧等名称。茶学界普遍认为,茶发乎于神农氏。秦汉时《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大约至周代,已逐步由药用转为饮料,至战国中期,巴蜀一带,有“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槚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而王褒《僮约》云:‘武都(阳)买荼’;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孙楚诗云:‘姜桂荼荈出蜀’……是知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文中“槚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这不是事实,相反《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但他说的“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即茶饮)之事。”还是大体符合实情。

  秦人取蜀,是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由此推算,“茗饮”之事,始于战国中期巴蜀国。事实上,秦取巴蜀之前很长时间,“茗饮”之事,已在巴蜀之间流行。秦取巴蜀置蜀郡后,“茗饮”已大行其事。《华阳国志·蜀志》载:“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六》载:后汉时广汉郡有葭萌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以姓为地名。这说明其时,“茗饮”已大行其道,葭萌(荼)已成了蜀国王室崇拜之物。先秦时楚国人以“荼”封县号,荼陵县成为中国第一个以茶为名的县。蜀国以“葭萌”封郡号,成为中国第一个以“茶氏”为名的郡。两地郡、县均以荼(茶)为政区名,几乎同在战国中未之交。不过,今茶陵以“茶”名县,更早一点。

  茶字,源于何时何典?唐代陆羽《茶经》:“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从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南宋魏了翁“唯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清代郝懿行(1755-1823年)《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共和国《辞源》:“《说文》作‘荼’,即古‘茶’字。唐以后者作‘茶’”。[11]

  以上说‘茶’字,源于唐代,值得商榷。

  茶字,最早见于《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东晋常璩(生卒年不详),史载他家祖居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对蜀事见闻亲切,述蜀史较祥。这一关于‘茶’字的记载,应是可信的。不过后人校辑时,‘茶’有时又作为‘荼’。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生卒年不祥)《伤寒杂病论》:“茶治便脓血甚效。”《三国志·吴·韦曜传》记吴史官韦曜不善饮酒,吴主孙皓餐宴,无不竟日,韦曜饮酒不过二升:“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偪强,辄以为罪。”由此得知,‘茶’字,至少应源于汉末三国初,并非唐以后才将“荼”减一画,改作‘茶’。

  荼陵,作为县一级区域,何时改称茶陵?

  《三国志·卷六十》:“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吕岱),岱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孙权)留岱镇长沙。”[12]据考阴山县城,在今攸县江桥街道办事处(原鸭塘铺乡)阴山港村。由此得知,荼陵县改称为茶陵县,应在公元215年之前,即在东汉末年三国争雄之际。具体何年当考。

  至此后,国史、地志等史籍,都载“茶陵”政区地名。《晋太康地志》:“茶陵子相,汉旧县,属长沙……阴山乃是汉旧县,而属桂阳。吴湘东郡有此阴山县,疑是吴所立。”《晋书·卷一十五·地理下》:“湘东郡吴立,故属长沙。统县七,户一万九千五百。酃(注:当时位在今衡阳市区)、茶陵、临蒸、利阳、阴山、新平、新宁。”此后,“荼陵”县名,不见于史乘,而“茶陵”县名,通行国中。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乃至宋、元、明、清以后,莫不如此。

  综上所述,今茶陵县,原名荼陵县,极可能在楚吴起变法时已置荼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沿袭而立县,以县治附近陵谷间产苦荼(茶),而得名;县治可能在秩堂镇晓塘村一带。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荼陵县尽归其地,仍名荼陵县。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王子刘欣为荼陵侯,[13]为县侯国,荼陵县为侯国食邑;筑荼王城,在今茶陵县火田镇五门村(原莲溪村)。荼王城,亦为侯国及县治驻地。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刘欣之子刘阳死,无后,废荼陵侯国,又复名荼陵县。东汉末,王莽改荼陵县为声乡县。东汉建武六年(30年),刘秀政权又复名荼陵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三国争雄时,孙权攻取长沙三郡,并设长沙郡,改荼陵县为茶陵县,“茶陵”始得其名。自此后,茶陵县几经撤并,未改其名。唐迁县治于今县城。[14]“荼陵”县名不复存。

  茶陵由荼陵改名之后,探索茶陵地名由来,史书不绝,今有四说。一说《元和郡县图志》认为茶陵“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15]二说《路史》记: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三说共和国《茶陵县志·总述》:“茶陵,因地居‘茶山之阴’,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四说共和国《湖南地志》:“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以上四说之中,何者为准,至今颇有争议。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接近史实。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志》谓茶陵“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很可能是引于唐建中元年(780年)《茶陵·图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名

  焉。”说到茶陵之得名,前者是确指,后者是泛称。由此之故,明嘉靖《茶陵州志》云:“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明《名胜志》也云:“史记(非《史记》)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阳山,以林(注:为“陵”之误写)谷间多生茶茗,故名。”清嘉庆《茶陵州志》:“景阳山在州东,接江西吉安永新县界,一名茶山。”即在今茶陵县秩堂乡东首、小田乡小田、东坑、大和诸村境内。清同治《茶陵州志》:“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陵。”这就充分说明,茶陵是因茶山而得名。

  当然,这一说法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前,“茶陵”县为“荼陵”县。虽然“荼”为“苦荼”,“苦荼”即为“茶”,字义是相同的,只是“荼”读作tu,“茶”读作cha,读音不同而已。

  然而,从地名学角度看,又有些不妥。因为无论自然地名,还是

  区划地名,我认为有“五要素”之说,即任何地名,有“读音、字形(汉字拼写)、字义、类别、指位”五要素。东汉末“荼”与“茶”义同音不同。因此读写上还是有区别的。再说在先秦时,“荼”为古字,有多种读写法,槚、荼、桡、梗、茗、荈、葭、椒等都泛指为茶。总不能将其中一字,都作茶陵县名。从这一意义上说,“荼陵”“茶陵”,至少在汉字读音与拼写上,是有区别的。

  因此,考察“荼陵”县名由来,应是“南临荼山,县以为名。”这荼山,即唐代指称的“茶山”,也即现在指称的景阳山;考察“茶陵”县名由来,应以唐《茶陵图经》唯是。

  第二种说法,即《路史》之说,是缺乏依据的。《路史》为宋代罗泌撰,历来不为史家所重。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皇古之事,本为茫昧。泌(罗泌)多采纬书,已不足据。”原因是此书中“纪三皇至夏桀之事,依据纬书及道书,多不经之谈,喜出新意,好用僻辞古语。”这说得有些过分。但记载多失史实,倒是真的。如明代郭子章《郡县释名·湖广卷上》:“枣阳县……,一本汉蔡阳县地,隋改枣阳县,以枣阳村名之。《路史》枣作棘。予过枣阳,遍地种枣。”郭子章亲历以证《路史》之误。

  不过,《路史》说到茶陵时,也不完全出错。《路史》:“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泛指湖南),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在这里“是为长沙”,是引用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葬长沙(泛指湖南)何处,并未言及。《路史》则明确指出“崩葬茶乡之尾”,这是对的。但由此得出“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则为错矣。因为《路史》的作者,显然将“茶陵”之“陵”,作为皇陵之“陵”看待。这种不顾先前史籍考证、确载之说,乱下结论,以致谬说流传。难怪史籍称作者“喜出新意”,不为枉。

  陵,古文中有多种释义,其中也可释为坟墓。春秋《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任其鄙,定名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韦昭注:“以为葬地。”《论语》《孟子》中,也有此类记载。张衡《西京赋》:“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后多指封建帝王的陵墓为陵。《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等史籍中,已有“墓设陵园”的记载。《水经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

  事实上,远在战国时,各国国君,都把自己的坟墓造得像山陵一样,故叫国君的坟墓为“陵”。已发掘的河南辉县魏墓和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号墓的封土东西宽92米,南北长110米,高约15米,自下而上有三级台阶。[16]显然这是后人称为“陵墓”的形制了。降为秦汉,积土成山,依山为陵,成了帝王一生之大事。据1962年实测,秦始皇陵墓为方形,边长各约350米,高43米(一说76米)。外垣南北长2173米,东西宽974米。陵园里外,有大量陪葬墓,刑徒墓及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坑。[17]

  在封建专制时代,尽管皇陵显赫,然而清代之前,没有一个县是因皇陵而命名。《学林新编·扬》:“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取美名。”为什么?《学林新编·名讳》:“夏商无所讳,讳自周始,然而不酷讳也……,秦汉以来始酷讳矣。”东汉应劭注《汉书》,涉及“避讳地名”,就有东郡寿良县,应劭注:“世祖叔父名良,故曰寿良”(注:世祖指光武帝刘秀);河内郡隆虑县,应劭注:“避殇帝名,改曰林虑也。”秦汉酷讳地名,由此可见一斑,谁还敢以皇陵名县。

  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民国始立,西风东渐,地名命名也无避忌了。民国33年(1944)4月,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遂将汉为翟道县,后秦设置的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共和国1994年,因炎帝陵寝所在,遂将南宋嘉定四年(1211)设置的酃县,改为炎陵县。这都是为纪念中华民族炎黄蚩始祖的义举,深得炎黄蚩子孙的拥戴。全国除此两例外,无见它例。何谓《路史》炎帝神农氏“崩葬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之说?

  以我观之,茶陵地名由来,实为两说。其一是因荼(茶)山而得县名;其二是因茶乡炎帝陵而得名。其余皆源于这两说。前者是对的,后者是缺乏依据的,纯是“另立新意。”以至共和国所著的国史、地志,无不受其影响。共和国《茶陵县志》采以上“两说”,谓之第三种说法,貌似公允,实际上是将简单历史问题复杂化。而近十几年因旅游业大兴,各地纷纷从历史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中,寻找最有价值的资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本是件大好事。但有的置史实于不顾,任意曲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更有甚者,一些地志竟将《路史》中一些无据之说,作为茶陵得名的依据。这所谓第四种说法,是不可取的。

  茶乡。应是茶陵地域之雅称,非县名。源于《路史》。因荼陵、茶陵历产茶,因荼(茶)山得名,故雅称茶乡。《路史》称茶陵为茶乡,是有贡献的。至此,茶乡便成了茶陵的代名词。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以茶名县”的唯一一个县。但就产茶的规模与质量上说,远逊于今湖南安化、新化等县。如何样使茶乡名实相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好在这几年茶陵县有识之士,已看到了这一点,正在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

  县域地处湘东山地,大山合围中有盆地。气候湿润多雨,河流众多。富农产,多林竹,尤以大蒜、生姜、白芷,久负盛名。矿藏多煤、铁、钨等。工业基础较强。交通四达于湘赣各邻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纪念地有1927年中共茶陵县委会旧址福音堂、列宁学校旧址毗塘书院等。名胜古迹有云阳山、秦人古洞、赤松坛、铁犀亭、皇雩仙、[18]南宋古城墙等。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1、268.

  [2]中国茶酒辞典[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565.

  [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834.

  [4](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339.

  [5] 株洲文物名胜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59-173.

  [6]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8.

  [7]徐兆奎,韩光辉.中国地名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

  [8]文选德.湖湘文化古今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42.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3036.

  [10]茶陵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6.

  [11]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51.

  [1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21.

  [13](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950.

  [14]湖南地名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3.

  [15](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705.

  [16]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367.

  [17]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531.

  [1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15.


一审:王梓槐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