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株洲新农村建设,舒展锦绣画卷
发布时间:2014-07-28   来源:株洲文明网  记者:  编辑:李翔

    
        反季瓜果  

  冬日的湘东大地,没有了曾经的萧瑟。田野里,钢架大棚鳞次栉比;公路上,满载农产品的车辆驰向四方;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销两旺……株洲,这座全国闻名的“吨粮田”市,近年“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新的跨越。

  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田野成为车间,农民当上工人,产业链不断延伸。从城市郊区到偏僻山村,一场田野上的“工业革命”悄然兴起。“生产科技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成为“三农”工作的热门词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昂扬向上的主旋律。

  多少年了,“破旧”一直是农村的代名词,“落后”一直是农业的写照,“拮据”一直是农民的生存状态。现在,历史被重新改写,小车驶入农家,机器轰鸣乡村,洋楼点缀田野,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以“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在湘东大地舒展一幅壮丽画卷。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农业是稳天下、安民生的基础产业,怎么重视也不过分,怎么支持也不过分,其工作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关键是深化改革,目的是农民增收。农民富裕了,“富民”才能名副其实;农业发展了,“保障”才能源源不断,农村繁荣了,“强市”才能水到渠成。这既是株洲的现实,也是株洲人的共识。

  “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委、市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强力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2008年初,市委下发《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城乡社会管理和农村民主管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009年初,株洲市政府办公室“打捆”下发3个文件:《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意见》、《株洲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要求各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休闲农业、土地流转的领导、监管和扶持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完善运行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实行税费优惠等。

  数字也许枯燥,却最有说服力。“十一五”期间,株洲市投入10亿元以上资金,兴建水利工程15万处,治理病险水库275座;新建沼气池8.2万个;建设乡村公路7645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37万农民彻底告别“饮水难”。同时完成小城镇投资61.8亿元,至去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61.5%。

  仅2010年,全市就为农民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肥料补贴2.8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受益超过100元。“十一五”期间,粮食年总产量保持在185万吨以上,开创了连续7年丰收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2%,高于“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幅度7.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去年达7550元,较上年增长16.1%。

  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惠农政策如阳光雨露,给农村带来勃勃生机,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创造出一个个致富传奇。攸县新市镇新联村党支部书记易福元对此感慨良多:“近年,村里每年争取的扶持资金、项目资金总数均在50万元以上,新联村的面貌得以焕然一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整个村庄犹如一个生态公园。

  城乡基建、管理一体化强力推进。92%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城乡纽带更加牢实,联系更加紧密。81%以上的农户住上楼房,洁净水、卫生厕、清洁能源(沼气)的普及程度达76%,农村电网得到改造提升,农村通讯覆盖面达90%,农民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云田花海、西子风情、荷塘月色、七彩湘云、百井剪纸,“五朵金花”相继绽放,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

  门前堆满垃圾、臭气熏天,屋后污水横流、蚊虫乱飞,路旁杂草丛生、淤泥堆积……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长年恶化。近年,由于生活污染治理不力,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工矿企业污染凸显,城市污染辐射转移,使农村难负其重。2005年,株洲启动“乡村清洁工程”,清洁的生产、清洁的生活和清洁的庭院成为主攻方向。

  对症下药,各级专家推出的治理措施科学而具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减少面源污染;兴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池、有机废弃物发酵池、污水处理池、垃圾收集池等,净化处理农村的废物、废水;改厨、改厕、改水,实现农民生活的卫生化、清洁化。

  自2006年以来,株洲市筹资600万元,选择30个村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这些村具有基础条件好、村域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株洲云龙示范区云田村、株洲荷塘区仙庾村、株洲醴陵市孙家湾村、株洲攸县谭桥村、株洲茶陵小潭村、株洲县南岸村、株洲炎陵县星光村等入围示范点。

  两年后,人们在这些村惊喜地看到,农民的生活生产垃圾被定点收集、定时清运,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耕种管理,以及集约生态养殖等环保型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同和采用。测土施肥技术的推广,使化肥使用量锐减。去年,全市仅7个“乡村清洁工程”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900亩,每亩增收节支60元以上。

  走进示范村,人们会发现,与以前相比,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融洽。醴陵市浦口镇碧泉村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后,稻草直接、易地、过腹还田,利用率超过80%。农作物虫害密度减少62%,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两成,稻、蔗水旱轮作让每亩水田增收4400元。

  “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门路。”株洲市将113个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为618个村制定高标准的村庄新规划,云田村、仙庾村进入“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之列。在这些村,一条条向远处延伸的水泥路,一条条高标准的防渗渠道、一排排绿色的防护林、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车间,构成田野里最美的风景!

  70万农民洗脚上岸

  资金输入、科技帮扶、政策支持,无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近年,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健全农村教育网络,通过办班培育、示范带动等方式,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技术,崇尚科学、破除陋习。“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农民55万人次。

  “富脑袋才能富口袋。”伴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化,各地探索建立起“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培训工作机制,“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培训课程,在全市建成一批高质量、能适应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发展需要的示范性农民培训基地。

  科技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动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没见过这样的蔬菜:西红柿像葡萄一样成串,南瓜有的像橘子有的像五角星,红叶莴苣、水果型红薯……各种新奇蔬菜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在温室大棚内,还是在露天基地上,科技元素无不充盈其间,成为农业响当当的“好当家”。株洲县淦田镇宏图村的广心菜,每亩每年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

  职业化农民撑起农村的天,大量务工农民的“市民化”则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农民的法宝。近年,我市以“让农民工在城市有稳定住所,有稳定职业,有最低生活保障,子女可就近入学”为目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制度障碍,落实农民工的市民待遇。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70万农民“洗脚上岸”,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占比达50.3%。

  为建造“欧洲工业园”,株洲高新区前年在高塘村一次性征收8个村民小组的2700亩土地,占该村土地面积的三成,850名失地农民整体转为城镇居民,占村民总数的44.7%。除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生活补助费等待遇外,这些农民还可免费接受就业、创业培训,部分人员还被安排到街道办事处的公益性岗位,生活有了切实保障。

  要素流动,延伸产业链条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单家单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也制约了土地的产出率。“合”则“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株洲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引导土地资源向种养大户集中,做大农业规模,提升农业效益。

  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土地流转进行统筹、指导、监督和服务,一批种养能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及时跟进。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流转土地363万亩,其中耕地76万亩,占比达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被省委、省政府誉为“株洲经验”。

  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转移,为“种植能手”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为规模农业、现代农业赢得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使部分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可一门心思地投身非农产业。株洲芦淞区枫溪街道燎原村将100亩水田租赁给市农科所,平均每亩增收800元以上。

  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让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开放意识增强,让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逐步形成。株洲天元区群丰镇农民殷水根在外经营液化气多年,2008年底筹资400多万元,回乡租赁土地200亩,兴建提子(葡萄)园,两年即收回投资。

  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株洲市启动“1151”工程,即培育1个年产值过100亿元、10个年产值过10亿元、50个年产值过1亿元、100个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2700家加工企业去年实现总产值150亿元。不少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

  休闲农业一头连着现代农业,一头连着旅游业,是实现农村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的有效载体。通过扶持、引导,株洲市休闲农业出现“井喷”,规模扩大,项目增多,档次提升。全市目前拥有休闲农庄223家,去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5亿元。

  纺织农业发展的“安全网”

  “农业税给咱免,种地还要补助钱;合作医疗已实现,生病受灾有人管,住院国家有补助;老有所养政策好,孤寡老人坐领钱;九年义务实现好,学生上学不花钱……”这个由农民创作的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的多项惠农政策,表达了农民朴素的感恩之情。

  “十一五”以来,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喜讯传来,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一朝废除,农民们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其后,国家不断有新的惠农政策出台。株洲热切响应,大刀阔斧地创新支农投入新机制,“把更多资金投向农村,投向农民”,体现出决策者的前瞻意识和民生情怀。

  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投资机制、农业农村投融资长效机制、以项目为载体的资金整合机制等相继在株洲建立,政府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多。农村、农业、农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2008年,株洲在全省率先实施农田灌溉水费由政府支付的政策,每年直接减轻农民负担2600多万元。

  近年,株洲市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农村领域和农业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推行农民联保贷款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贷款难等问题。天元区、炎陵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全省先河。各县(市)区还引导10万务工经商农民返乡创业,年投资规模超过60亿元。

  农业农村农民渴求资金的支持,各县(市)区加强调查研究,择优选取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投资效益好的项目,建立农业农村项目库,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全方位开展立项争资工作,力争上大项目、上新项目。“十一五”期间,市农口各单位的引资总规模超过50亿元,年均增长56%。仅兴修水利一项,即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6亿元。

  集合分散资金干大事,是株洲市近年的一大创新。对资金投性质方向一致、用途基本相同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国债资金等实行捆绑使用,以产业定项目、以项目带资金,提高其集约化使用效益,发挥财政涉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财政支农资金“零、散、乱”现象得到遏制。

  农业生产存在风险,“靠天吃饭”常常导致“多年致富、一灾致贫”。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和扶持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完善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保障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保险品种和保险范围,提高财政保险补助标准。同时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尽量减少农民群众因灾致贫、返贫现象。

  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株洲全市上下正写下既充满艰辛、又蕴含希望、更温暖人心的“三农”工作精彩答卷。 ( 文/钟联明 左慕军)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