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硕果满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能,在株洲市“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中彰显了民政作为,为全省民政系统以“五化”民政创建引领“四个先行区”建设中贡献了株洲力量。
(2019年株洲市民政局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2012年以来,株洲市民政局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国字号”荣誉,多次在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和株洲市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次,先后成功创建株洲市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全市民政系统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颜金仲、袁桂雄等一批先进典型。
坚持提标扩面,用心答好“民生”卷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十年来,株洲民政系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全市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炎陵县民政局开展“敲敲的爱”走访空巢老人活动)
聚焦脱贫攻坚。压实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责任,建立救助帮扶长效机制,42182人通过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实现脱贫,占全市脱贫人口总数的1/4,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将已脱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人口中符合条件的3.63万名对象纳入低保,0.11万名对象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切实巩固拓展好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特殊群体。推进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提标扩面,成为全省首个按照普惠制原则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的市州,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助提高到500元/月。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和机构孤儿月生活费分别不低于1085元和1506元。自2020年起,实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及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中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950元,其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不低于475元。实施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城区达100元/月,县市达80元/月,补贴水平排在全省第三。常态化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救助开放日”等活动,年均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万余人次。
聚焦群众关切。密切关注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就业等因素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切实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有效防范冲击社会底线的事情发生。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分别达到625元/月和6204元/年,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达到9750元/年、8069元/年,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现100%委托照料,有集中供养需求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实现100%集中供养,全市社会救助水平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精准救助“评改算”、芦淞区“资金+物资+服务”救助等社会救助改革经验向民政部推介,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经验获民政部官网、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中国社会报、“学习强国”平台等推荐。
坚持提档增效,用情答优“治理”卷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十年来,株洲民政系统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全力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天元区建成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服务质量实时监控和居家养老应急呼救于一体的“互联网+智慧养老”综合养老服务平台)
创新村居基层组织自治。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等7个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区治理“1+7”政策体系,属全省首创、全国前列。在村务公开上坚持方案、进度、监督“三个较真”,在全市掀起一场“规范村务公开革命”,相关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创新基层治理新路径,在全市104个村开展民政(善治)示范村创建,制作了“我的议事我的堂”等系列节目,在基层引发强烈反响。加大社区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平均服务用房面积提升到812㎡,较2012年增加了近3倍。以创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天元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荷塘区、醴陵市被确定为“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成立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是全省唯一一个实行双组长制(市委分管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的市州,全面构建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社会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全市构建了“市有示范、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社有家”的四级儿童关爱保护平台体系,全市有乡镇督导员107人、儿童主任1388人,有1388个儿童之家,实现所有村(社区)100%覆盖。株洲市儿童保护“4543”工作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在全省率先下发《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小组,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质效进一步提升,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率达100%,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常态长效,全市3A等级以上社会组织达59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抗洪救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场次,捐赠款物2300余万元,服务群众60万人次。
用好用活行政区划资源。优化和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乡镇街道村居设置更加合理,基层组织工作质效全面提升,全市乡镇总数由101个合并为68个,减幅32.67%,建制村数由1561个合并为1020个,减幅34.65%。株洲县成功撤县设区,是株洲市最大、最深刻、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次区划调整,株洲城区面积随之“长大”一倍多,由原来的862.69平方公里,拓展为1916.38平方公里,总人口增加至182.08万人。
推进慈善社工事业发展。全面实行“禾计划”,加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登记注册社工机构71家,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7500余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形成了芦淞区“全科+专科”、荷塘区“友邻帮”等一批特色社工服务模式。全市注册志愿者达65万,年均开展志愿服务3000多场,服务市民8万余人次。在全省率先推出“爱心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400余支,其中天元区志愿服务经验获《人民日报》专版推荐。积极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神农慈善榜”“99公益日”“迎新春送温暖”等慈善公益活动,慈善文化深入人心。弘扬“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理念,加大福彩销售力度,2012年来累计销售福利彩票30.9亿元,筹集公益金9.7亿元。
坚持提质升级,用力答实“服务”卷
十年来,株洲民政系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醴陵市婚姻登记处为新人举行集体颁证仪式)
养老服务做出了全国影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株洲以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攸县和荷塘区分别探索推进“农村养老”和“家门口养老”,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市第一老年养护院项目有序推进,市、县、乡、村养老设施覆盖率超过90%,养老服务床位数达3.03万张。“一库一平台一热线一超市一频道”智慧养老格局初步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惠及40余万居家老人。2019年,株洲市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市州。2019年和2020年,株洲市连续两年“1+2”(市本级+两个县市区)获得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扬,在全省14个市州中仅此一家。
殡葬改革打造了湖南特色。在全省创新采取“减、免、限、补”四项举措,切实降低殡葬服务费用,全市殡葬花费和墓地费用总体降幅为38.15%(其中殡葬花费降幅26.46%,墓地降幅42.08%),惠及群众4万余人。深入开展殡葬领域联合执法,累计整治搭棚治丧、违规收费、硬化大墓、“豪华墓”“活人墓”等突出问题5000余个,渌口区南山公园(市殡仪馆)、石峰区九郎山绿心片区墓地退硬复绿等工程有序推进,全市殡葬服务秩序持续向好。推行党员干部带头火化和生态节地安葬,全市火化率逐年提升,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婚姻登记形成了株洲品牌。提高婚姻登记规范化水平,全市3A级婚姻登记管理机构达6家。2022年6月1日,全市婚姻登记在实现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的基础上实现“全省通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登记服务。配合举办了2022年全市首届株洲青年人才集体婚礼,推出“婚姻第一课”、“倡文明节俭婚俗”集体颁证、婚姻登记与婚前医学检查“一站式”服务、网上预约等服务,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续华章。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株洲市民政局将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真抓实干,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彰显作为,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株洲落地落实,在新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的璀璨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株洲市民政局 供稿)
一审:王梓槐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