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 明星乡镇
  • 沩山,“千年古窑村” 的辉煌与落寞
沩山,“千年古窑村” 的辉煌与落寞
2015-05-20 10:14:41 来源: 株洲日报 作者:张洁

  地理志

  沩山村位于醴陵市东堡乡,距离醴陵市区15公里,居住人口1450人,现存传统历史建筑面积1260万平方米。

  经考古发现,沩山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烧制陶瓷。现在,沩山村保存着自宋至清代的古窑址100余座,与窑相关的瓷泥矿井、瓷器运输故道、生活设施、庙宇古塔等文物古迹100余处,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与历史人文环境,其原始的山水、植被与古窑群、古作坊、古民居、古道、古桥、古庙等融为一体,堪称“千年古窑村”。

  2010年,沩山村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13年,醴陵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醴陵陶瓷,千年的辉煌

  5月10日,踏入沩山。青山郁郁葱葱,阡陌纵横,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贯穿全村的盘龙溪宽约2米,两侧青石砌之,溪水清澈见底,为这片秀美的山村更添古韵。

  山脚下,卧着几间低矮的泥巴土房子,淡黄色墙面,上面铺着青色的瓦,从侧门拐进去,闪现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烧瓷窑炉。守窑人蔡其伟说,这是月形湾窑址,始建于清末,是醴陵窑保存最好的窑址。

  月形湾窑址里,有采泥矿井、洗泥池、绘画室、薪柴堆坪、窑主办公房、起居室等。在蔡其伟的叙述中,当年窑址的热闹景象清晰重现:工人用滑轮从对面山上往下运送瓷土,有人在火膛前添柴,有人在堆泥巴,有人在瓷碗上绘画……沩山是一本真实的、形象的醴陵陶瓷历史书。村里,遍地是瓷器。路上、山上、草丛中、田边水沟里,不同年代的瓷器瓷片俯拾皆是。

  醴陵市文物局副局长、醴陵窑管理所所长刘峰介绍,已有的资料足以证明,沩山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烧制陶瓷。清雍正七年(1729年)以后发展到高峰,有窑厂百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成为醴陵瓷业生产经营中心,曾有“小南京”美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著名人士熊希龄与醴陵县人文俊铎等赴醴陵沩山等地考察后,创制釉下五彩瓷,使沩山窑成为中国釉下五彩瓷发源地。历元、明、清、民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绵延千余年。新中国以生产“主席用瓷”、“国家宴会瓷”而闻名的当代“红官窑”——“群力瓷厂”,上世纪六十年代亦诞生于此,数年后才从沩山醴陵窑区迁入醴陵城内。

  B古道,长满青苔

  沩山,在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记忆里,它是一幕幕挥之不去的繁华。

  回忆往昔,72岁的老人王清芳满是皱纹的脸上,漾起微微笑意:“每年陶瓷祖师爷樊进德生辰时,在沩山的大戏台上,当地最好的戏班子要整整唱足三天大戏。我们小孩子啊,拿着糖果,悄悄躲在戏台后面,看演员们换妆,那些女人描着眉,画着口红,可真好看呐……”

  当年的“小南京”,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是村庄里的小河上,青石板桥深深的凹痕,历经岁月沧桑,仍然清晰可见,“这是当年往外运送瓷器时,6+3独轮车碾压出来的。”王婆婆的笑意,转化成一声轻轻的叹息。

  进入二十世纪后,因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限,醴陵的陶瓷产业逐渐转移至醴陵城区,大批窑厂工人走出沩山。后又经历军阀混战,醴陵窑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1946年,沩山境内的瓷厂已减至36家,工人千余人。此后日渐衰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沩山醴陵窑完全停止生产,窑厂被废弃,当地的居民也锐减至百余人。

  小雨淅沥,沩山村瓷器运输古道上,长满青苔,白中带青的瓷片一团团露出泥土地面。这条通向甑皮岭的大坳上古道和通向浏阳的桐子冲古道,宽不到两米,总长约6000米,道路崎岖险峻。当年的沩山人,就是从这些古道上,推着“吱吱呀呀”的独轮车,驮着竹篓子包装的瓷器,运往山外的世界。他们的步履,想必是离开时有几分沉重,回来时,满是归家的喜悦,步履也会轻松起来吧。

  C古民宅,时光凝固

  走进沩山,心立刻被这山野的宁静和充斥着泥土香味的湿润空气包裹住了。燕雀飞过,抖落嘴角衔着的筑窝草泥。溪水里,鱼儿翻身荡开丝丝涟漪,似是一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从喧嚣城市,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地,脚步就放缓了。

  柴门里传来几声零落的犬吠,抬眼望去,黄色的古民居在青山绿山间。记者推开柴门,想讨杯水喝,唤了几声,没见人应。同行的东堡乡办公室工作人员陈炎说,沩山民风淳朴,白天出门,村民都不习惯上锁。于是,我们自己取了杯子,倒了一杯水,如在自家一样,轻松无拘束。

  沩山保留着不少原始的古民宅,以土坯房为主,建筑年代从明代到民国年间。古民宅以窑砖筑基,夯土墙,墙体厚约30厘米,夹杂着各时期的陶瓷碎片。房屋一般以三开间布局,中为堂屋,中堂两侧为厢房与卧室。多为一层建筑,两层楼前设有晒台,部分民居留有檐彩,画艺极高。沩山民居风格简朴典雅,冬暖夏凉,土夯地面,青瓦木檐,青瓦盖顶,有木簪嵌于门额,极具沩山乡土建筑特色。

  半晌功夫,房屋的主人李广发回来了,他在自家的菜园里采回一篮生鲜碧绿的蔬菜。对我们这些冒然闯入的陌生人,他没有觉得唐突,反而热情地留我们在他家吃午饭。

  今年75岁的李广发,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他的儿子在深圳,女儿在长沙,离开故土,在外安家。妻子早年过世,独住的李广发却怎么也不愿意去城里和子女住在一块,“在外面住不习惯,还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住着舒服。”

  “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面闯世界去了,”沩山村村支书邹福德说。上了年纪的人守着故土,舍不得离开这里纯净和绵软的时光。

  D沩山古洞天,香火延绵不息

  在沩山山村,古洞天寺,亦一同见证沩山的辉煌岁月。

  沩山,众山环绕,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被指为“洞天福地”。民国版《醴陵县志》记载:村内有始建于唐代的古洞天,被称作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唐代,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均对此地有详细描述。唐贞观十二年,太宗李世民为完成父皇高祖遗命,重修古洞天寺,下旨命乐一祖师建造,尉迟供监修。古洞天还是我国佛教受戒道场之一。

  据村里的老一辈口述,民国年间,有全国各地僧尼与信众乘坐轿子来到古洞天寺,僧侣们诵经、为僧尼举行具足戒,仪式需要在额头顶烧疤,乡民争相围观,小孩们在清理后仍想方设法混入寺中一睹为快。

  沩山古洞天寺的繁华,和当时沩山瓷业的兴盛,自然密不可分。制瓷业中但凡新开窑必有祭祀活动,每一次新开一个窑,窑厂老板会先设好神坛,请来古洞天最有名的法师,先朝天三拜,再朝地三拜,最后朝窑三拜。接着再念经祈福,以保佑新窑烧瓷顺利。

  如今的古洞天寺,依然完好保存,只是外面红墙上已经斑斑点点,游客不复当日。但寺内,陶瓷祖师樊进德像前,香火却在绵延。已从沩山搬到醴陵城区的陶瓷人李勇根,每年农历5月16日,樊进德生辰这一天,都要携家带口,返乡祭拜。在他的眼里,这里,是家族的起源,亦是永远的故乡。

  相关链接 “沩山八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沩山留下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杰作。村西边有双岭呈鹅交颈状,故谓之“双鹅饮水”;东边有岭成龙头状,中间一小洞,深不见底,故谓之“龙脊山岗”;溪中有石龟蹲伏于泉水之上,故谓之“灵龟故石”;唐代大缘禅师曾卓锡于清泉边,故谓之“卓锡飞泉”;站在望仙桥中远眺可看见一池荷花,故谓之“荷池秋霁”;传说一山湾午夜子时能听见磨刀声音,故谓之“磨刀湾”;好像五匹骏马往同一方向驰骋的群岭,被称之为“五马奔槽”;如同千万僧人圆寂的山岭,则被称之为“和尚岭”。

  樊公庙会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自广东移居醴陵的廖仲威传先师樊进德(明朝人)碗帮烧制技艺,在沩山办瓷厂,烧制青花日用瓷,在当地招工,传授技艺。兴旺时,沩山有瓷厂百余家,成为醴陵的瓷业生产经营中心,造福沩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兴产业基地。廖仲威等在小沩山寺后建樊公庙,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为樊公生日,大开庙门,各厂业主、技师、都前来祭拜。

  沩山豆腐

  沩山村在瓷业发展到最繁华的时候,工人无法顾及其他生产生活,所以村内的大米和蔬菜等主要靠外地输送。当地只生产豆腐,且每天都卖,久而久之,沩山豆腐便远近闻名了。沩山豆腐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加上沩山天然的泉水,使得其外表白嫩,用手触摸,柔软不散,细腻甘甜,水嫩爽口,既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又是保存完好的民间传统手工艺。

  沩山村历史沿革情况

  沩山从宋代开始烧制瓷器,瓷器烧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青白瓷制作极具本土特色。瓷器造型、釉色、装饰手法更多表现为龙泉窑风格。

  元明时期,沩山窑瓷器烧制开始使用阶级窑。器形以碗、盘为主,有少量小盅、小碟、勺等。此时的“沩山碗”等青花窑瓷器,造型规整,青花发色纯正。

  清代初期,沩山窑以手工做坯,所产瓷器基本为粗瓷;清光绪十八(1892)、十九年(1893),沩山窑瓷器产量达到高峰,共有窑户480余家,年产量约8000万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批准熊希龄呈文,并拨库银一万八千两改良醴陵瓷业。熊希龄与文俊铎创办湖南瓷业学堂,随后又改建为湖南瓷业公司。这标志着以沩山为中心的醴陵瓷业开始从乡村发展到城镇。

  清光绪三十三(1907)、三十四年(1908)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颜料,成功创烧釉下五彩瓷器。1915年,湖南瓷业公司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同获金牌奖,醴陵瓷从此名声大振。

  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遭北洋军阀张宗昌部蹂躏,生产停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沩山瓷业因地理和交通方面的原因开始衰落。大批窑业工人走出沩山,进入醴陵城区其他瓷厂。

  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醴陵生产的釉下五彩瓷器被选为首都十大建筑用瓷,首都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胜利杯也是沩山窑烧制。

  1964年,醴陵瓷器先后被指定为国宴餐具和国家礼品瓷。随后,沩山窑开始生产毛主席的专用餐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沩山窑因此被誉为中国当代“红色官窑”。

  二十世纪80年代初,醴陵沩山窑完全停止烧制。

  记者手记

  回得去的故乡

  年少时,我们远走他乡,以为故乡的模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穿过稻田,是一片青瓦土墙;趟过河流,是一座座苍翠的青山,静谧的夏夜,萤火虫的光星星点点……

  多年后,我们回望故乡,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如潮水般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席卷中国大地。面对物是人非的失落,只能沉默无语地凝望,离开时百转千回的感慨:日暮乡关何处是?

  今年4月29日,醴陵窑管理所收到国家文物局对醴陵窑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批复,其划定的沩山村保护区总面积为20.3平方公里,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3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则分月形湾、钟鼓塘与古洞天三大区域。

  沩山村文物古迹包括古窑址、古瓷泥矿井、古建筑遗址、古庙、古塔、古桥、古道等,根据《规划》,文物古迹一方面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另一方面则将根据所需进行整修、改造和更新,以营造古色古香的古村风貌。

  沩山是幸运的,它的古窑群、古作坊、古民居、古道……初始的模样不但永远留在株洲一代人的记忆中,更在株洲未来一代人的眼里。这里,注定是回得去的故乡,一山一水,一村一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始终温暖如初。

  自驾游路线

  沪昆高速醴陵北下,进入国瓷路,沿醴陵大道前行1.5公里左右,拐进东沩公路,继续前行约10公里,就进入沩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