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霾没”了两天,终于等到了新一股的冷空气,昨日我市的灰霾预警暂时解除。不过,没有雨水,灰霾或将卷土重来。11月24日,市气象专家提醒,我市城区已进入灰霾高发期。
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城区有137天处在灰霾天气之中。这一数据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10月至12月,灰霾日数达68天,为全年最多时段;5月至7月,只有8天出现灰霾,是一年中空气最清新的时段。
今年前10个月,城区灰霾天数已达122天,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6%。“这期间,城区灰霾日数出现最多的是1月和10月,分别达到29天和27天。”市气象台副台长姜海泉说。
他称,我市灰霾天气呈现“秋冬季高、春夏季低”的变化趋势。与城区受灰霾之困不同,2013年全年及今年前10个月,炎陵县从未出现过灰霾天气。
为什么秋冬季灰霾高发?姜海泉认为,污染物排放增多以及不利的气象条件是主因。
他解释,正常情况下,近地面的大气中,高度越高,气温越低。但秋冬季昼夜温差加大,经常会出现高度越高,气温也越高的情况,也就是“逆温层”。“简单地比喻,城区上空就像盖了个‘锅盖’,污染物难以顺畅地扩散出去,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了灰霾。”
姜海泉说,冷空气来临前,空气质量最差,因为冷空气的“先遣部队”一般风力不大,而且从北方城市过来。“时下,冬季北方取暖,燃煤污染大量增加,这让霾‘如虎添翼’”。
此外,秋冬季,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大面积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也随着北风吹入株洲,加上我市本地生产生活产生的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也导致了灰霾天气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