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说的“苦夏”就是此时。“三伏天”,我们应该怎么过?养生专家为大家支招。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其中“三伏贴”很受欢迎。但养生专家指出,冬病夏治,“三伏贴”不是“万能贴”,须经医生评估方能进行。由于自行贴敷不但可能找不准穴位,而且网售“三伏贴”产品良莠不齐,建议大家还是到医院量身定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防暑药:请随身携带
“三伏天”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而老人、小孩以及上班族和高温作业工人等四类人群更需警惕“三伏天”中暑。
专家提醒,高温下的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家庭中可备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防暑降温,出门人丹等“防暑药”请随身带。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少外出。
空调:温度26℃—28℃适宜
出门坐空调车、进屋开足空调;休息日里,整天窝在空调房里做“沙发土豆”,是眼下不少人的避暑之法。
专家提醒,天热不可贪凉,空调温度不可调得过低,26℃—28℃是比较合适的温度。不要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以及大汗淋漓后直接跑到空调下面直吹,避免得“空调病”。
饮食:少吃冰冷饮品
专家指出,喝冷饮要适度,冰冷饮品易诱发肠胃疾病。
可多吃苦味食物,如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不仅能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多吃一些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瘦肉、鳝鱼、鸭肉等食品。“三伏天”饮食要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
这个时段,最好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排毒:多出“养生汗”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身上经常热得流汗,如果此时借助天时,利用汗液将身体的毒素排出体外,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不过,如果常常汗流浃背,也会有损心气,使人体虚。
两个时间段为出汗排毒的最佳时间,清晨快走或慢跑五六分钟,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可驱除前一晚因在空调环境里入眠所产生的寒气;晚饭后外出散步20至30分钟,至通体微微出汗,消除白天空调所致之风寒。
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增加慢走等平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