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舌尖上的茶陵记忆
2015-04-18 21:06:05 来源: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作者:吴宇欣

  近日,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推出系列专题“五彩平汝路,神奇大湘东”,据说要把平汝公路打造成东方一号景观大道,特作此文诠释本人顿悟的大湘东茶陵食文化,因为只有吃得好,那些食客才会常来茶陵不是。

    

  茶陵是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县

  我前后在茶陵生活了二十年,从1972年到1992年,后来上学、工作又旅居北京20年。也就是说,我五岁前对食物记忆的时代是在罗霄山下的茶陵度过的。

  作为客居他乡的茶陵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能通过舌尖上的家乡回忆,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抚慰。

    

茶陵的标志性建筑——长江以南唯一幸存的南宋石头城

  生于1970年代,少年时代虽然没有吃不饱饭的记忆,但还是物资比较匮乏的时期,饮食对于当时的我们,更多仅仅是为了基本的果腹之需,根本谈不上作为一种享受,远远不如现在的“吃货”们,有那么多的口福。但是,也许正是由于匮乏,才使食物愈显弥足珍贵,使我们对食物有着更深的感情,对所尝过的口味,对所经历过的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有更久远的记忆。

  辣,是茶陵人生活中的一大要素。以前讲起来,要在茶陵生活,不能吃辣是万万不可的。从现代生活说,望辣却步,就别想品尝到真正的茶陵风味。

    

  1980年代,我们随父母下放到林科所的子弟被分配到平水的第八中学,记忆中吃得最多的是水豆腐、萝卜干、还有就是闻名茶陵的剁辣椒酱,油水非常少,一盒子饭(学校用作蒸饭的四方型的容器),不一会儿就被几个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伴着辣椒酱,狼吞虎咽吃个精光。

    

  茶陵人作为湖湘文化熏陶出来的子民,虽然与四川、湖北、江西人一样都喜辣,但却从不以辣为辣,也没有停留在对单纯的辣的程度的追求上。当辣妹子宋祖英自豪地唱着“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时,茶陵人研究的却是如何从辣中吃出精巧来。

  其中最有创造力的做法就是茄子抖辣椒,就是先将辣椒用热草木灰煨熟,再用擂钵捣碎,加上盐和茶陵特有的紫皮蒜以及蒸熟捣烂的茄子,茶陵人俗称为:茄子抖辣椒,不知道这个抖是指做菜的工艺,还是吃菜的状态,估计外地人吃过,会辣得发抖,哈哈。

  

  茄子抖辣椒,不知道这个抖是指做菜的工艺,还是吃菜的状态,估计外地人吃过,会辣得发抖,哈哈。

  茄子抖辣椒这东西特别刮油,肚里的油水基本被她刮干净了,怪不得那时见到的大肚腩基本是不吃茶陵菜的南下干部。

  生姜、大蒜、辣椒三种辣抖在一起做成剁辣椒生吃,也是茶陵辣风味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容易上瘾。

   

茶陵白芷

茶陵生姜

茶陵紫皮大蒜

  有了这种抖辣椒,就有了很多茶陵特色辣椒制品和香辣风味菜肴的基础。

  剁辣椒的特点是基于挖掘辣椒的原味、清香。不管是吃什么样的饭菜,也不管饭菜的品质如何,只需要挑上一小坨,拌在饭菜里,味蕾就会发散开来,味道马上变得又辣又香。需要过瘾时,干脆挑一点放在嘴里嚼,马上会感到头皮发热,像要出汗,一股浓郁的,带着茶陵气息的味道刺激着你的味觉、嗅觉和泪腺,使人感到无比畅快,再细细地嚼那一粒粒脆脆的辣椒籽和姜蒜末,会感觉到胜过芝麻籽的香味。

   

  客居他乡的茶陵人,能够通过舌尖上的家乡感觉,使疲惫的心灵得到抚慰。

  不知是因为食材生长的地理环境、气候,还是食物制作方法的原因,茶陵的很多食品都如同这剁辣椒一样,开始感到并不好吃或者没有什么吃道,甚至难吃,很容易被忽视或放弃,但是,只要坚持吃,不放弃,逐渐你就会感觉到它的特殊所在,越吃越好吃,越吃越多,达到上瘾的程度。

  记忆中的茶陵美食还有“茶陵鲜笋”,因为茶陵八团卧龙等地盛产楠竹,也就延伸出年产上百万斤的新鲜竹笋产业,因为这东西长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春冬两季,山边竹子多的地方也能随意地挖到这玩意儿,在三八区赶场的乡集上可以随便买到这种鲜笋,弄回去学人家切成丝,洗净,用腊肉或者五花肉一炒,油腻没有了,竹笋的清香还在,最后,成了家里少不了的大菜,也是刮油水的东西。

  来茶陵,必吃的一道菜是什么?当然是“糊啦!”

  茶陵民间流传,这道菜出自民国年间著名人物谭延闿。谭延闿是茶陵人,字祖庵,曾经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是一个美食家、书法家、政治家。

  据《湘菜之源·祖庵家菜》一书记载,这道菜源自一个美丽的错误。

  有一次,谭延闿回茶陵,家乡人大摆筵席款待。席间,谭延闿去厨房看看,发现几个厨师正在吃一锅浆糊样的东西,他试了下,觉得味道特别可口,便问,这是什么菜,为什么不端上桌去?厨师摇摇头说,“糊啦”。谭延闿说,“好,每桌上一道糊啦!”

  书中说,实际上,厨师原本要熬一锅珍贵的名汤,结果不小心芡粉倒进去了,而且一下子煮糊了,却歪打正着,创造了一道新的名菜。

  实际上,谭延闿不仅是“糊啦”的创始人,甚至被誉为“湘菜鼻祖”。据《湘菜之源·祖庵家菜》记载,这位“美食宰相”,自带家厨,借鉴粤、浙、苏菜的特点,多用炖煨,注重刀工火,成就了不少名菜。

  湘菜大师王墨泉曾说,“凡上了一定档次的湘菜馆,一般都有冠以祖庵二字的菜谱,如祖庵豆腐、祖庵鱼翅、祖庵腊肉等,”而祖庵菜也被认为是湘菜之源,“糊啦”便是祖庵家菜炖品汤羹中的代表作。

   

  茶陵糊啦九种食材:鸡蛋、米粉、猪肝、鸡杂、瘦肉、油渣、干黄花、油豆腐、葱等。

  首先,将除鸡蛋、米粉、葱之外的所有食材,细细切成肉末状,全部倒入提前放好油的铁锅里,大火炒熟后加盐、酱油等佐料,再加鸡架骨头汤或者猪肉汤等高汤提鲜。加高汤后,煮沸,再渐渐加入事先加水调好的米粉、鸡蛋增加汤的粘稠度,煮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最后面上撒葱。

  现在,大量原来生活工作在茶陵的人们也有迁居到了北上广甚至发达国家这样的一线城市,同时也把他们已经上了瘾的茶陵食物带到了全国各地、五湖四海。

  茶陵食材的三大宝:“生姜、大蒜、白芷脑”,这三种据说是神农炎帝开发的食材现在早已人工栽培,市场上已经卖到了很便宜的价格,但是每天从茶陵开往各地的列车和汽车上,一定有人携带生姜、大蒜、白芷脑、剁辣椒、烟熏腊肉、新鲜竹笋这些茶陵食材,满足客居各地的茶陵人对逝去生活舌尖上的回忆。

  其他地区的人们也许会感到茶陵人吃食物的矫情,这些东西不是很多地方都有嘛!生姜、大蒜、白芷脑在任何一个农贸市场都能够买到,而且这种加工方法既不是茶陵特有,也没有什么了不得,什么剁辣椒,不就是辣椒酱嘛,谁不会做呢!你们至于要千里迢迢从茶陵带嘛!

  其实,我和那些在北京做了部长、做了将军,但仍然爱吃茶陵土特产的老乡一样,我们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舌尖上的记忆谁又说得清呢。(作者 吴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