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共建共美,炙美拓新——评《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4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余晓凡  编辑:王梓槐

  余晓凡

  先秦时期楚国所处的时代是富有浪漫和传奇色彩的,楚国大地上孕育的文化、经济、思想、政治、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经过长期的吸收与积淀逐渐成熟,在两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中得到延续与传承,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楚国以其开放包容、创新求实、兼收并蓄、锐意进取的价值体系包容裹挟着以流观灵动、精彩绝艳为标签的浪漫神奇,展现出其所创造的诸多造物品类与造物技术的内在属性,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物质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楚文化融合了中原、吴、越、巴蜀、秦等多国的文化因素。楚国民族政策兼容并包,吸收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风格多样的楚国设计艺术。先秦时期楚国的造物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对中国设计艺术史发展的积极影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相关的理论研究蓬勃发展,许多先行者将其付诸实践,为其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关于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美学思想、审美内涵、艺术风格、类型学分期、工艺技术领域。不可否认,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研究离不开考古工作的物质基础与考古学的理论框架,而如何在历史学与设计学的交互融合中找到沟通的桥梁,则是楚国设计艺术研究重要核心问题。张宗登教授撰写的《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一书于2022年2月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体量较大,篇幅较长,经过严格筛选和科学分类,精心编撰而成,它涵盖了楚国设计艺术的各个门类,并充分运用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史料价值,以及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该书不同于以往局部的、具体的、碎片化的感性认识,从更系统、更整体的层面观察楚国设计艺术的各个部分,为中国当代器物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具有楚国智慧的借鉴,为进一步探究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体系明确了方向和坐标。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感受到无尽的回味。

共建共美,炙美拓新——评《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

  大跨度、全方位、多史料的历史写作和图景呈现

  在时间跨度上,该书根植于先秦时期楚国历史格局之中对艺术设计的图景进行描绘,先秦时期的楚国(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223年)的时间跨度是800多年。泱泱八百余年的历史,波澜壮阔。楚国虽然亡于秦,但其思想、艺术、文化、精神等根植于民众的脑海之中,并长时间得到延续与留存。楚国地域跨度上主要有武汉、长沙、合肥、南京、上海、南昌、贵阳、广州等重要城市。楚国在开疆扩土、被吞噬灭国过程中,其物质文明也在发生着显扬、沉沦的变化,这种变化蕴含着重要的历史契机与社会环境这种时间跨度、区域跨度以及随其涌现出来的多维设计艺术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域、研究深度上,准确地记录了多种史料数据和事件图景。

  该书围绕“大历史观”的理论基础,运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方法,结合“扎根理论”,由远及近,将研究视野由远及近扩展到楚国从建国到亡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全过程,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进行来回审视;从造物形态的微观个案入手,深层次地把握先秦时期楚国造物艺术的由小到大的产生、发展、成熟、演变的整体面貌。通过对考古学发掘的文献实物、形态特征、工艺技术、文化习俗、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占有物资程度等的研究,可以真实了解与分析多人物、多层面、多领域的楚国社会生活。论述了楚国服饰、青铜、漆器、交通工具、建筑等物质载体的制造技术、工艺、形态、功能、纹饰、尺度、伦理等设计要素,着眼于楚人的衣食住行、习俗礼仪、生活交往的主要方式,以及历史和时代赋予楚人的独特的审美观念与价值体系,全方位地把握先秦时期楚国造物活动的实物遗留,通过现有的实物资料分析和认识工匠艺人在其所处时空环境中的生存状,细致深入地审视人、物、时、空这四维关系,将楚国设计艺术的研究推进到“透物见人,以物论史”的器物层面,突破时空限制,激发艺术想象,在艺术与技术层面上开拓新的楚国美学空间。

  该书展现了作者对大量先秦时期楚国史料的系统性压缩和把控力,对楚国典型器物的再现能力,展现出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敏锐的批判精神,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立体而有趣的楚国设计艺术史。该书突破了对楚设计艺术的一般认识,在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将文化、经济、思想、政治艺术、社会生活纳入思考范畴,将楚国设计艺术的起点建立在一个大跨度、全方位、多史料的历史写作和图景之中,从而打通了不同语境体系下的楚国设计艺术概念。

  从器物设计到审美结构的多元视角

  该书从族群、文化、心理、审美结构等多视角同步梳理和审视,将现代“设计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楚国设计史的研究,“大历史观”的理论视角去考量,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发展视角,观察与阐述楚国从“筚路蓝缕”到“问鼎中原”的身份转变,探究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先秦时期楚国的典型器物,再现楚人的行为和文化模式以及艺术的创造与演变的轨迹。

  从单一学科的研究跨越到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在传统器物形态学、美学等现有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艺术符号学、考古类型学、地理学、社会学、风格学、语义学、文化要素分析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思想文化内涵的释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从区域性的设计研究到整体性的设计文化观察,从而使多元融合的楚国造物文化的研究路径愈来愈趋向严谨而准确。该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楚国设计艺术中“共建共美”与“炙美拓新”的交融。形成一幅宏大的楚国设计艺术图景。

  该书首次详细总结了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五种造物特征:“天道远、人道迩”的造物语境;“器以致用、物尽其用”的造物动因;“取象比类,取象制器”的造物方法;“道器相依,器通于道”的造物观念;“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造物理想。该书呈现出对五种楚国设计艺术的造物特质的解读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楚国设计艺术多元融合的框架,这意味着楚国设计艺术体系应该根据不同的运作语境和设计目标进行具体化的建构。换句话说,该书提倡一种分层次的楚国设计艺术观念和体系。在楚国设计艺术的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在“多元融合”的不同层面运用楚国设计艺术思维和理念,重新思考楚国艺术设计,重新定位“人”与“器”的关系。探索楚国器物设计中“天道”与“人道”多元价值融通的造物特征。归纳和总结先秦时期楚创作的设计思想,诠释出具有本土性和地域性的楚国设计艺术理论体系,并梳理出从器物设计到审美结构的多视角切入是该书区别于其他楚国艺术设计理论书籍的重要特点。既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又有鲜活的时代感,对先秦时期楚国的设计艺术予以系统的引导和把控。

  “述而不作”式的陈述式叙事

  作者秉承“述而不作”式的陈述式的写作方式,谨慎表达对先秦时期楚国典型器物的主观看法,并将器物与生活适当地结合起来进行“描绘”。让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在阅读时能够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所思所想。作者通过审慎的写作方式,使读者可以从多人物、多层面、多领域自行审视、理解与分析楚国艺术设计历史所反映的楚国社会生活和基本认知。依据考古发现的楚国文献与实物资料,来系统审视楚国物质文化发生、发展及蜕变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那个时代的阶层分布、礼用需求、社会风化与市井流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楚墓出土的实物证据来建构先秦时期楚国的社会构成与组织链条。笔者认为,这种客观的叙事深层次刻画了楚国艺术设计历经楚君熊绎、到楚武王、楚文王横行汉水流域,到楚庄王问鼎中原,以及楚悼王锐意图新而中道崩殂,再到楚怀王昏庸颟顸,最后楚王负刍身虏国灭过程,系统审视楚国物质文化发生、发展及蜕变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既反映了楚国设计艺术对秦的思想、艺术、文化、精神、技术的依赖,又体现了楚国设计艺术与文化的交融博弈过程,而隐含其中的是先秦时期楚国开放包容、创新求实、兼收并蓄、锐意进取的价值体系的潜在作用。

  透过对该书的整体论述,一个命题已经跃然纸上:要充分提炼先秦时期楚国的设计艺术价值,就必须形成一种楚设计艺术的“楚国设计范式”,真正把握先秦时期楚国的设计特征。全面、充分地理解楚国设计的完整“生态链”,而非使用器物设计的一般范式。这种范式不应是一个笼统的和固定的,而是一种灵活和即时的设计范式。因此,有必要加强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夯实楚国设计艺术的研究基础,重塑楚国地域价值取向,形成楚国设计范式。

  结语

  惟楚有材,于斯之盛。关注和研究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是当前学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书为探索和探讨楚国的设计艺术理论提供了一种古今思想对话的可能。先秦时期楚国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应当源于楚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研究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对于当下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这本书不仅是一种鉴赏,更是一种怀旧和思源。它规范了楚国设计艺术的生存、语言、文化、思想,也直接和间接地支配了楚国传统的设计活动。毫无疑问,张宗登教授的著作正当其时的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


一审:王梓槐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