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箭台山上话古今
发布时间:2022-08-23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  编辑:王梓槐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伏波庙

  箭台山,原名架香岭,是渌江北岸耸立于伏波岭、白螺山连绵起伏山脉中的一座山峰,现为中共株洲市渌口区委、渌口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渌口区政治、经济、文化决策与指挥中心。

  远古时代,渌口地区即有先民生产、生活的文化遗存,1986年,考古工作人员在离渌口城区五公里处的漂沙井黄霞垅,发现过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叠在其上的4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汉光武帝派马援南征交趾(越南)平叛,率汉兵八千和两千艘车船,水陆并进,途经渌口,于伏波岭、白螺山、架香岭上屯兵操练。因马援后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渌口居民为记其事,遂以其屯兵处命名为伏波岭,箭台山之名亦因之而来,唐末建伏波庙以供附近居民祭祀。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有“五律长城”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扁舟南下,漂泊于湖湘之间,写下了著名五律诗作《湘中纪行十首》。其中,《石围峰》(即今渌口大石围)和《花石潭》(即今渌口区龙船镇花石村)两首是明确写于渌口地区,《石围峰》诗曰:“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花石潭》诗曰:“江帆日摇落,转爱寒潭静。山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人闲流更慢,鱼戏波难定。楚客往来多,偏知白鸥性。”诗圣杜甫也在这一年携眷载舟漂流湘江,自潭州(今长沙)载舟沿湘江而上衡州(今衡阳),途经渌口(当时称津口),写下了著名的《过津口》一诗,诗曰:“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瓮馀不尽酒,膝有无声琴。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自刘长卿和杜甫以降,从古到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游历湘渌两岸,留下吟咏诗篇。或许是因了这个的缘故,渌口地区的人民向来喜好诗词文墨,早在2007年成立了县诗词楹联协会,2009年,渌口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诗词之乡”的称号。

  1927年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高潮迭起,如火如荼。当年1月27日,毛泽东自长沙出发,考察醴陵后到渌口考察农民运动。2月3日,毛泽东来到渌口南岸走访多家农户后,在伏波岭的伏波庙内组织召开农民运动座谈会,并住宿于伏波庙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渌口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斗争。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许多地方,农民协会占了神的庙宇做会所……醴陵禁迷信、打菩萨之风颇盛行。北乡各区农民禁止家神老爷(傩神)游乡。渌口伏波庙内有许多菩萨,因为办国民党区党部房屋不够,把大小菩萨堆于一角,农民无异言。自此以后,人家死了人,敬神、做道场、送大王灯的,就很少了……”

  1944年,日寇火烧渌口老街,伏波庙被毁。1968年11月,当时的株洲县委、县政府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在原址上重修伏波庙,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荣誉称号。

  渌口区的前身是株洲县,系1965年4月析株洲市郊区部分而设,驻渌口镇,属株洲市管辖。建县时,将原立于箭台山的株洲市郊区党校楼(1959年建造)改为株洲县政府办公大楼,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楼高共4层。1982年,在箭台山南端修建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县委办公大楼,新式楼盘,共4层。1985年,又在箭台山东面修建了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办公楼。2018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以株洲县原行政区域为渌口区行政区域。2022年,区政协办公大楼搬至原区工会办公楼。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从渌口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出发,确定了“青春渌口,创业新城”的发展战略目标,渌口区人民正朝着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箭台山上,绿树成荫,风景宜人。院中古樟苍翠如伞,院周高楼林立。城区街道纵横如织,市场繁荣,物阜民殷。渌口城区,湘江穿南北,渌水贯东西。双月古樟,苍绿繁茂;白螺山上,风景如画;小石围潭,潭深如墨;伏波岭上,游人如织;关口古庙,香火不断;牛角尖头,连绵起伏;大石围旁,郁郁葱葱;象石饮江,长流不息。好一派江南风光,令人遐想神往。

  (马焱明)


株洲要闻

湖南新闻

娱乐时尚

华声在线-永州分站 华声在线-张家界分站 华声在线-益阳分站 华声在线-郴州分站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 华声在线-娄底分站 华声在线-邵阳分站 华声在线-衡阳分站 华声在线-湘潭分站 华声在线-常德分站 株洲网 湖南日报 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