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惠民措施走样、群众办事看脸色、效率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些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如何?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攸县县委书记胡湘之。
记者:针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攸县是如何整改的?
胡湘之:攸县以“三问”来解决。一是问政,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开播“电视问政”节目,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党风监督员、群众代表等,分3期对18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进行“问政”;二是问效,通过推行联合审批、百日审批、网上审批,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期限;三是问责,从社会各界聘请一批人员,重点暗访查找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在办理事项中敷衍塞责、推诿、索拿卡要、服务不优等问题。
记者:对农村“三资”管理混乱、监督不力现象,攸县采取了什么措施?
胡湘之:“三资”问题根本还是财务问题。攸县通过健全村级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机制,严格执行村账乡(镇)代办制度,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下一步,还将建立农村“三资”交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