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徐霞客”式旅游新线路
“这条古道是明清时期茶陵运盐、运茶的必经之路,也是长沙与广州之间官道的一部分。”10月11日,茶陵县委书记彭新军、人大常委会主任谭红日带队,组织相关部门、文物专家对潭源古道进行实地调查,并计划对这条古道进行开发。
潭源古道始建于明朝,南起枣市镇海潭村办塘里,经该镇东岭村、西岭村至平水镇水源村西塘境内,全程长约20公里。当时,茶陵人通过潭源古道将茶叶等土特产运到广东、福建等地贩卖,再运回食盐等物资,因此被称为茶陵的“茶马盐道”。同时,这条路面用青石板铺筑的古道还是当时湘、粤之间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现在还存有石屋亭、岩里洞 、贼牯井 、古驿站、古茶棚等遗迹,这里还流传着曹诒孙投宿遭拒等民间故事。
沿着潭源古道前行,考察人员发现古道周边为一望无际的原始次生林,杜鹃花海、珍稀树木、高山草甸等令人赞叹。在枣市镇西岭村,考察人员发现了一座刻着“莫急去、且缓行”的凉亭,当地百姓介绍,这座凉亭是古时候行人歇脚的地方,当地一些积善人家经常在凉亭里准备茶水和草鞋,这里还有一家古铁匠铺遗址,当时主要是钉马掌的。
考察完潭源古道枣市镇西岭村至平水镇水源村段后,该县文物专家认为,考察潭源古道沿途的文物点,对研究茶陵历史文化发展、茶陵古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据了解,该县计划将古道与云阳山森林公园、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茶陵道教文化相结合,对古道进行保护性开发,着力把古道打造成以“探秘、徒步、登山”为特色的“徐霞客”式旅游新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