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买来的丝瓜、茄子等农产品,产地在哪?是否为无公害农产品?近日,醴陵在全省率先推广“农产品产地编码标识”制度,农产品经检测合格后贴上编码标识,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可通过网络、电话查询到农产品具体产地等信息。
10月14日,在醴陵市白兔潭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检测员李卫军正在对蔬菜种植基地的茄子、苦瓜、豆角、丝瓜等抽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约半个小时后,一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就出来了,这样的检测,李卫军一天就要做20多个。
对抽检合格的蔬菜,检测站会发放相当于农产品“身份证”的“醴陵市农产品基地准出证”。“准出证”上详细记载了抽检的日期以及农产品上市的日期,包括蔬菜种植基地信息。
据了解,“醴陵市农产品基地准出证”的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别代表着生产区域、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村、组名和产品名称,全市共有7870个编码。普通消费者、经销商、外地批发商都可登陆“醴陵农业信息网”,进入“农产品产地查询系统”,输入编码,就可以查询到农产品的详细信息。
目前,醴陵已建立1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每个站负责3至4个乡镇(街道)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农贸市场农产品检测。农产品产地编码标识制度已经覆盖全市,农产品种类达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