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喝点藿香正气水解暑气,请客聚餐,来份啤酒鸭……你可能不知道,如果吃过这些东西后马上开车,有可能被查出“酒驾”。
藿香正气水可导致醉驾
5月1日起实施的新法规定,醉酒驾驶入刑,酒后驾驶的处罚也会更严厉。哪些情况可能会“被酒驾”?近日,石峰交警邀请3名市民做志愿者进行试验。分别食用藿香正气水、漱口水、泡椒凤爪。之后,交警用吹气酒精测试仪进行了测试。
志愿者A喝下一支藿香正气水后测试,血液中酒精含量为440毫克/100毫升,该数值远远超过了醉酒驾驶(80毫克/100毫升)的标准。10分钟再次检测为0毫克/100毫升。记者发现,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在说明书上也有明确的标注,食用后不得驾车。
志愿者B喝了漱口水后测试,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259.2毫克/100毫升,10分钟后为7.2毫克/100毫升。
志愿者C食用泡椒凤爪后测试,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0毫克/100毫升。
酒驾不论何种途径摄入酒精
石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蒋学文表示,食品或药品的配料若含有“乙醇”或“白酒”,食用后,口腔内会遗留酒精,进行吹气检测,会显示饮酒迹象。但短时间内,酒精浓度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
蒋学文称,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摄入酒精,只要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酒后驾驶的标准,交警部门就会严格按照程序处理。驾驶人若因吃了含有酒精的食品药品而“被酒驾”,可要求休息几分钟再测试,或者可要求抽血检测,避免“被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