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新书《声色记》封面
“端丽灵透的文字,诠释的是雅逸蕴藉的内心。中国汉字销魂蚀骨的意境与情致尽在其中。”揣摩着推介《声色记》的文字,我心想,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7月28日,我在王亚办公室见到了她:一头柔顺及腰的黑发,分在一侧,垂在左肩上,露肩的花色雪纺衫,搭配一条蓝色的牛仔长裙。说到新书《声色记——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的出版,她侃侃而谈。在书中,她穿越自己经年的阅读思考和生活经验,以极具慧心、深情绵密的表达,诠释一个汉语言文字里的雅致与情意、灵性与温度的世界。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世界。
声色即生活
1、记者:这本书为什么取名为《声色记》?
王亚:很多人看到书名就会想到声色犬马,其实声色并非犬马,声色即生活,有形迹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需声色,声音和颜色。这本书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汉字来体悟我们的生活中的声与色。
书中选取的这些汉字,都是非常美的,有内蕴,充满情意与温度,当然也是自己非常喜欢的汉字,并不是纯粹地去解读它,而是从我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字,这里面融进了生活和阅历。
2、记者:什么缘由促使你写这本书?花了多长时间?是在一种什么状态下完成的?
王亚:“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时在写一篇《归》的散文,这个“归”字让我内心很是触动,觉得一个字的背后有很多值得写的地方,包含了太多的内涵和典故,但我并不想以文本的形式去解读这些汉字,而是想落脚于生活,写出这些字的情意与温度。后来,《归》成为最初收录此书的一篇,慢慢的,我继续寻找一些美好又有内蕴的汉字,构成了5个部分,即声色记、草木记、器物记、行止记、岁时记,一共60篇。
我写得随性而轻松,平常工作忙,基本上是在周末写,第一篇《归》写于2012年,到2015年7月才完成此书,现在已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当当网、淘宝网、京东商城网和各大书店都有售。
在我看来,写作、阅读就是生活,写作是件快乐的事,这个过程我很享受,所以写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着急,不想写时就不写,也不会焦虑,自己是个很有韧性的人,会把写作长久地坚持下去。
写文章需提着斧和凿来修改
3、记者:《声色记》跟你之前出的那几本书比,有何不同?
王亚:应该还是一本比一本好吧.刚开始的两本适合文青看,现在看来,那时的文字有些矫情,有些句子甚至段落都显得多余,其实可以更精简。
写《声色记》时,我写得慢,很慎重,文字都是反复打磨,故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有时,我会跟朋友讲,写完文章后,要提着斧和凿来修改,斧是用来砍大段落,凿是用来精雕细刻的,这样就会让文字越来越精审、简约……实际上,我写《声色记》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文字方面,比之前的几本更加精炼、简约,所以朋友会评价,沉稳中不乏灵动。
当然,不管是哪一本书,都是有很多缺陷的,这一点认识大约因为我对写作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在文字上,《声色记》虽然胜过前面的那几本,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我自认为眼界还不够高,似乎沉浸在小女人的世界里,缺乏高度。
4.记者:接下来,你还会写什么书?
王亚:接下来会写张岱的读书笔记。一直就很喜欢张岱的小品文,这几年都有看他的书。前不久,我去了杭州、绍兴,把之前读过的张岱文里写的一些地方走了一遍,在走的过程又重新读了一遍他的文,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