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提出,今年要制定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日前,在全国两会上,“互联网+”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拓展市场。
“互联网+”的时代,株洲如何发力?连日来,记者走访部门和企业,简单梳理出以下领域——他们,将因“互联网+”而改变。
互联网+制造业
“制造”向“智造”加快跑
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今年2月,“南车株机”作为我省首家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顺利通过评估审核组的现场审核。
这是我市企业加快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又一尝试。通过这套管理体系,“南车株机”将打通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的“梗阻”,从而加快智能工厂的建设步伐。
不止轨道交通,通航、汽车、陶瓷、服饰也将加速触网步伐。记者了解到,今年起,我市将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结合。
“实施互联网+计划,尽管对一些制造业企业会有冲击,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制造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一方面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对于我市优势产业而言,将使“制造”向“智造”加快跑。
互联网+城市
智慧城市,不再简单罗列
一表看懂城市雾霾指数,部门间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平台,电瓶车被偷将通过“电子眼”找回……我市城区居民,不经意间已开始享受这种智慧生活。当然,互联网和城市的融合,对生活的改变不止于此。
“项目的简单罗列不是互联网城市,现在起,我们要把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整合起来,搭起一个完整的服务平台。”市电子政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株洲一直在探索将互联网嵌入城市,比如在电子政务上,我市就走到了全省前列。
目前,《智慧株洲建设总体规划》正在制定之中,根据规划,今年起,我市将重点突出一个综合平台,集中精力打通现有的互联网“孤岛”,形成“道路”环线,借助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加快我市智慧城市的推进和发展。
互联网+农村
信息送到家门口
乡土的农村,加上时尚的互联网,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想回家就业,信息直接送到家门口;要是病了,还可以通过平台向专家咨询;推销农产品,这里就是你的广告平台……之前,农村是互联网的“处女地”,而在我市的计划中,农村将以村为单位,纳入到整个互联网平台建设体系中来。
“我们希望今后提供的,不仅仅是基本的政务服务,只要进入互联网平台,村里的历史、经济、投资环境和商业流通等众多元素都将得到体现。”
该负责人打了个比喻,这就好像当前流行的大众点评网,城市人到农村游玩,只要指尖一点,就能迅速了解当地的各种服务特色。这也将提升农村经济的活力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