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株洲三大“产业城”正在崛起
2015-01-29 10:46:16 来源: 株洲网 作者:记者涂志佳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株潭3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申报方案,株洲的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将被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试点。

过去的一年,轨道交通科技城、航空城、汽车城这“三城”的崛起,标志着株洲不只是动力产业的价值洼地,更是制造高地。株洲城市的产业“坐标”日益清晰。

轨道交通科技城:千亿前夕

高铁出海、智力汇聚、集群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轨道交通科技城的起航,让株洲直面全球、剑指高端的“产业之基”加速筑建。

南车株机新签订单超过400亿元,迎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历史最大峰值,企业旗下的电力机车、城轨等系列产品不断运往欧洲、非洲等地。

南车株洲所第一条IGBT生产线正式投产,意味着这一现代功率变流装置的“心脏”、绿色高端产业的“核芯”,将不再被国际巨头垄断。围绕着这一新兴产业,株洲正酝酿下一个千亿集群。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14年,轨道交通科技城产值突破680亿元,较上年增长23%。

着眼于当下,通过对产业研发、承载与配套能力的提升,轨道交通科技城还将持续升级。

今年,一批龙头企业将重点建设研究院,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中的企业研发能力;同时,5000亩工业地产开发启动,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将为产业的未来留足空间。

随着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借助于金融、酒店、餐饮等现代服务业,一个千亿产业,一座轨道交通科技新城,即将呈现。

航空城:剑指明天

去年,随着中国低空空域改革的再提速,通航产业已迎来“黄金时代”。

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辐射广,也是株洲一直以来倾力打造的城市新名片。曾有观察家这么形容株洲的通航产业,“随着株洲通航产业链的渐趋完善,可以预见,这将是株洲下一个经济的井喷点。”

去年初出台的《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株洲通用航空机场为全省试点建设机场,功能定位为长株潭地区航空应急救援综合服务中心。

“这说明,株洲已在新一轮的机遇期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新芦淞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全省首家飞机“6S”店,首支民间飞行表演队,全省第三个获准运营的公司……各种利好消息,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株洲航空城在过去一年的活力。

蓄势中的“航空城”,还获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今年,我市将在全省通航产业装备制造类项目落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重大科技专项转化方面,多方发力,为航空城的明天蓄积力量。

汽车城:绘入蓝图

去年,我市汽车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较上年增长13.3%。株洲汽车城,已成全国重要汽车产业基地。

到去年6月,北汽株洲分公司累计生产整车30多万台。随后的8月份,北汽株洲基地二工厂奠基。根据规划,二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可达30万台,到2017年,整个北汽株洲生产基地年产量将达50万台。

新能源汽车,也在蓄力突破。去年10月出台的《株洲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将以获批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为契机,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南车时代电动、南方宇航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迎来新的机遇期。

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去年,为提高本地配套率,多场“相亲”对接会召开。株齿变速箱、易力达EPS、南车电机电控等株洲优质汽车零部件产品,成为全年零部件产业中的“明星”,受到市场的追捧。去年,株洲整车本地零部件配套率升至30%。